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打造“汕头服务”金字招牌

▼
□ 本报评论员
昨天,汕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邀请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家、行业协会、个体工商户等共同参会。会上提出务实举措、立下军令状,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坚定承诺,向全市干部群众亮明态度、发起号召——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答卷人,社会各界要同心同向、共同努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聚项目、聚资源、聚企业、聚人心的关键。尤其是在汕头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当下,营商环境建设更为迫切。汕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是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必然要求,事关高质量发展大计。
近年来,汕头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连续4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然而与先进城市相比尚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在打造社会期待、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上,汕头依然任重道远。
压力之下,亟需担当;挑战面前,更要作为。汕头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认识、担当作为,破除思想障碍、消除观念滞后,不断充盈实干魄力、清风正气,推动营商环境全周期、全过程、全领域优化,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磁场”、最亮“名片”、最响“品牌”,为在经济大省挑大梁建设中拉高标杆、争先进位提供更加强大的软环境竞争力。
起而行之,行则必至。汕头要聚焦优服务、降成本、塑形象三大维度,从点上的政策供给转向制度的集成创新,从单纯的要素保障转向综合的产业生态服务,从简单的硬环境建设转向系统的软实力提升;要对标国内外先进,全面学习追赶,结合企业所需、群众所盼改革创新提能;要着力塑造近悦远来、宜居宜业、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让“投资首选地”成为标签,努力晋升当之无愧的投资创业热土、安居乐业沃土。
活水常新,方能育得万鳞竞游。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让“小鱼”有畅游之乐、“蛟龙”得深渊之阔的生态体系。当企业能感受到“窗口无推诿、政策无时差、办事无暗箱”,当群众能实现“码上办、零跑动、靠制度”,当干部能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清而有为”,城市的竞争力便在这些“用脚投票”的信任和“微小确幸”的积累中悄然生长。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一场破难题、克难关的攻坚战,更是一场拼耐力、比韧性的持久战,需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久久为功。唯有坚定信心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推出更精准、更务实的举措,才能让民之所盼与政之所向同频共振,让营商环境向一流目标迈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01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