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潮剧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之路

共探潮剧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之路 汕头市 图1张
  本文图片皆为《侨批颂》剧照。
共探潮剧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之路 汕头市 图2张
共探潮剧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之路 汕头市 图3张
共探潮剧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之路 汕头市 图4张

  6月下旬,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潮剧本科班毕业大戏《侨批颂》在国戏剧场成功首演。演出结束,一场关于该剧的研讨会在学院热烈举行。众多戏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该剧主创团队齐聚一堂,围绕剧目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探讨,而汕头市与中国戏曲学院在潮剧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与成果,更成为研讨会的焦点话题。

  校地合作 为培养潮剧人才注入新活力

  《侨批颂》由中国戏曲学院、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联合创排,该剧以侨批为题材,生动再现了海外侨胞在烽火岁月中守望故土、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将侨批这一世界记忆遗产背后的血泪历史与精神内涵通过潮剧的形式呈现于舞台之上,是一部展现海外侨胞家国情怀的潮剧作品。

  该剧在保留潮剧传统唱腔与表演程式的基础上,融入当代戏曲美学,巧妙展现潮汕文化元素,在舞美设计和音乐创作上亮点纷呈,颇具创新活力 ,填补了潮剧领域侨批题材舞台作品的空白。此次首演的成功,不仅是对《侨批颂》这部作品的认可,更是对汕头市委、市官方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培养潮剧人才模式的肯定。

  时间追溯到2021年4月,汕头市官方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办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开启了校地合作办学的新篇章。这一创举首次将潮剧纳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构建起“高校理论教学+院团实践实训”的培养新模式,为潮剧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办这个班,为中国高等戏曲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时代的新形式,促进潮剧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一次重要举措。”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认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关键在于能否识才、爱才、重才。对人才的培养、人才的爱护、人才的重视,这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形式 为学生提供丰富展示平台

  中国戏曲学院集中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为潮剧学子创造优越学习环境。按照“2+1+1”培养模式,28名潮剧学子前两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专业戏曲理论,第三年进入广东潮剧院和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这两个教学实践基地实训,第四年返校完成毕业大戏的创作与展演。为办好潮剧本科班,中国戏曲学院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聘请京昆名家传授戏曲基本功,精选17部潮剧传统剧目开展教学,还组建潮剧名家教学团队,其中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生前受聘担任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在学院的精心培育下,28名潮剧本科班学子德艺并进。

  在《侨批颂》的创排过程中,汕头市委、市官方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剧目创作提供支持。中国戏曲学院则发挥专业优势,在剧本创作、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广东潮剧院和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作为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

  4年间,潮剧本科班学子系统学习理论、钻研技能,不仅精进潮剧表演技艺,更拓宽艺术视野。他们先后参与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式、“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展示等重大活动,还曾赴泰国参与文化交流,在京参加第十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文化交流。吴嘉琳、蔡锦浩两位同学于2024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实现潮剧历史上首次亮相春晚,让潮剧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影响。

  毕业大戏 潮剧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侨批颂》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剧选题好、立意高、蕴含深,体现出较高的完整性、思想性、艺术性,充分反映了潮剧班学子四年来的学习成果,是一部地方特色鲜明、历史底蕴厚重、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戏曲作品,是潮剧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积极有益探索。同时,专家们也针对剧本情节、主旨提炼、角色塑造、音乐唱腔、舞美服装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广东省委原副书记、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创会会长蔡东士观演后十分高兴,他评价道:“侨批反映了潮汕传统文化和潮人精神,特别是苦难时期的家国情怀,艰苦奋斗。这部戏实际上是学院人才培养,或者说是地方戏曲人才培养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

  “该剧行当齐全,各种人物都有戏,是一部从乡土化、地方化向规范化、学院化提升和转化的艺术水平,极具长远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认为,潮剧《侨批颂》的成功演出,对剧种发展、文化弘扬、舞台表演具有很大的意义,是校地合作培养戏曲人才的成功案例。

  中国剧协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也被学员们的成熟表现所打动,称赞他们展现了4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有所成的成绩。

  “我是潮汕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潮剧了,今天晚上以潮汕人的身份看潮剧,我觉得感受还是很深啊。”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张高翔坦言,看到舞美设计包括音响整体呈现都不同,看到了一个创新性发展的潮剧新面貌,非常好。

  “我觉得中国戏曲学院潮剧本科班推出的毕业大作,可以算作中国戏曲教育史上毕业作品中的一次创新。”中国剧协原秘书长崔伟认为,该剧的创作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体现了当下戏曲创作的高水平。他还笑称,最后灯亮的时候,发现演员们不管是扮演年老者或年轻者,不管是扮演什么身份,都有一张稚气的脸。

  与会专家表示,汕头市委、市官方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培养潮剧人才的模式,开创了高质量造就地方戏人才的新模式,为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李必友表示,学院将充分吸取专家们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推动潮剧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此次研讨会为《侨批颂》的提升指明方向,也为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积累宝贵经验。相信在汕头市与中国戏曲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潮剧艺术在人才培养和剧目创作上必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这朵“南国鲜花”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随着《侨批颂》的成功首演,首届潮剧本科班的学子们也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奔赴各自的岗位,为潮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潮剧这朵“南国鲜花”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 陈文惠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