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为何值得?
▼
今年以来,疫情“黑天鹅”让传统保险业备受影响。虽然从三季报来看,疫情对保险公司影响仍未完全消除,然而从中我们也探视头部险资已经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并且在各家险资不同改革战略、路线加持下,已经呈现出不同差异化发展态势。
究竟孰优孰劣?
愈是在不确定性强的时代,方能彰显稳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整个行业备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如何带领公司穿越周期并保持稳定发展?一向以“稳”著称中国平安,似乎能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平安凭借着在科技赛道的提早布局,果断的自我革新,走出了一条稳健穿越周期的道路,也为保险行业的改革提供了一条借鉴之路。
01
长跑者:
穿越周期,业绩增长平稳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逆周期的抗风险能力是评判其稳健性的重要标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长期稳定的业绩和股价表现才能穿越周期。
从三季报营收、净利数据来看,这5家上市险企2020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996.1亿元,同比下滑18.4%。这主要受疫情冲击、2019年手续费新规下的所得税返还导致的高基数以及传统险准备金增加计提等因素综合影响。
五大上市险企三季报数据对比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保险业受到疫情冲击,但是各家公司净利润大多有所收窄,其中,中国平安收窄9.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收窄7.5个百分点。但其中长跑者平安业绩更为稳定,从Q3当季净利润来看,逐步走出了疫情阴霾,也恢复了净利润的稳步增长,而新华则由于加大代理人投入,新增保单等拉动实现了当季净利的迅猛增长。
除了横向来看,长周期来看,近年来中国平安营业收入已经由2012年的2993.7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1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为21.5%。同期,公司净利润由2012年的200.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494.07亿,复合增长率达到33.3%。从市场表现来看,过去5年股价涨幅超300%,累计分红超千亿。
最令市场关注的是,作为平安最核心的运营利润来源,也是市场最为关心的寿险业务,正重回增长。从今年以来的逐月数据看,前七月保费收入增长0.85%,前八月保费收入增长1.36%,前9月保费收入增长1.88%。随着疫情影响消除,有券商预计,平安全年的保费收入大概率还会保持不错的增长。
在金融这一强周期行业中,平安对抗经济周期的“稳”,来自于其综合金融模式。区别于其他单一的金融公司,核心寿险业务,财产险、银行、资产管理板块,已经近年来已经培育起来的科技业务,平安更为多元化的利润来源,是利润增长相对更加稳健的原因之一。
02
变革者:
改良还是改革?寿险改革路径迥异
要理解中国平安的“稳”,则必须理解平安的改革。
这是整个保险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数百年历史的寿险传统模式需要自我革命、全面升级和迭代,叠加宏观环境、消费者需求、人口红利以及科技应用的飞跃等因素影响,都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从三季报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回答了要“如何变革”的问题。然而,改革路径不同,如以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为代表的转型路线是“求质”,即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而以新华保险为代表则是“追量”,加大人海战术,靠规模拉动增长。然而这种以量换价的策略,未来对公司业务价值的压力如何、可持续性如何等等问题,仍有待考验。
然而,即使在同一个“求质”赛道上,中国平安、太保、国寿的改革力度迥异。如新华、人寿、太保更注重内部提质增效,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增强寿险改革,女记认为概括为“渐进式改良”更为恰当;而平安则实行了一场更为彻底的自我革命,重启寿险改革,再造一个新寿险。
仅以代理人改革来看,虽然都从人海战术转向精兵策略,然而在改革力度上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寿三季度显示,截至三季末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166.2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158.1万人,比2019年底161.3万稍有下降,总体保持稳定。国寿方面表示,随着“一体多元”发展体系调整落地,公司坚持“提质扩量”发展策略,关注质态提升,稳步推进队伍高质量发展。
对比国寿,平安的改革力度更大。截至三季度末,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104.5万人,较2019年12月31日回落11.8万人,降幅为1.2%。平安寿险改革除了改革模式、经营、产品、渠道,最核心的是改革文化。三季报中提到,从文化、模式、经营、产品、渠道五大方面全方位赋能升级业务队伍,构建平安寿险长期竞争优势,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增长平台。
之所以平安寿险改革更为彻底,除了在寿险模式、产品、管理外,更注重了文化的改革。“寿险改革,改到深处是文化!”在刚刚结束的2020中国平安个人客户经理暨高峰英雄会致辞信中,马明哲更是明确地表示,“要树立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匠精神’。”只有文化重塑,才能夯实寿险经营的根基。据了解,围绕文化重塑,平安寿险改革梳理了8大类、10余层、共500多个问题。用“细节”、“毅力”和“集体坚持”,把每一层做扎实、让整个金字塔持久稳固。
马明哲曾表示,改革不是吃快餐!问题的解决、整体流程的再造、队伍文化的重塑必定是场鏖战,并叮嘱队伍,务要坚定决心,久久为功。
03
新势能:
科技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正迎“收获期”
未来将向何方?
各家上市险企的路径选择各不相同,差异早已注定。与同业相比,中国平安早已超越保险业,“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通过科技实现对内主营业务的夯实,对外赋能五大生态圈。
科技也是平安寿险改革深入的利器。如AI技术全方位应用于寿险代理人的面试、培训和销售支持。在疫情期间,平安寿险借助“金管家”APP、“口袋E”APP等在线平台,进行在线早会、远程培训直播间、代理人专属的智能助理AskBob等支持代理人营销活动。如财报显示,寿险AI视频回访机器人前三季度累计新契约回访成功近270万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平安在科技领域布局起步之早、投入力度之大、周期之久,均是同业无法追赶的。过去十年,中国平安已经投入了超过500亿元在金融科技领域,公司未来十年还将在金融科技领域至少投入1000亿元。
与此同时,科技与生态价值正持续释放。根据平安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平安科技业务实现总收入650.28亿元,同比增长8.3%,为32岁的平安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成为拉动集团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以医疗生态圈为例,通过生态价值不仅能提升客户粘性,还能提升客户AUM。目前,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3.1个,而不使用医疗服务客户的合同只有2个。更多的合同数量,也带来更大的客户价值。数据显示,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AUM约10000元,而不使用医疗服务的客户AUM只有5600元,相差近一倍。
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的持续推进下,中国平安早已成为目前金融业中“最懂科技”的公司。目前平安拥有近 11 万名科技业务从业人员、3.5 万名研发人员、以及超3000名科学家,科技研发团队规模甚至要比我们熟知的 BAT 还要更加庞大。截至2020年9月末,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8037项,较年初增加6654项。更为重磅的是,中国平安以超1500项金融科技专利申请,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就在10月30日,陆金所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平安生态中第三只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企业。
如果说五年前,平安还在科技转型的路懵懂地探索,那么如今平安早已进入硕果累累的收获期了。
04
价值洼地:
被低估的金融股+科技股,
价值静待释放
10月份以来,市场所预期的保险股反弹之路,并没有持续太久,也引发了对于保险股估值的讨论。
与同业相比,作为行业最大的综合金融集团,在主业保险、银行加持下,打牢了平安估值的地基。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则为未来估值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平安寿险估值还没有充分反映,毕竟寿险改革即将收官,新业务价值明年有望逐步显现。光大证券分析,随着公司各项改革的深化,2021年内含价值及新业务价值有望提升。
另一方面,平安还是一只隐藏的科技股。过去多年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与深耕,科技早已成为平安构筑的新护城河。科技在赋能金融和生态上已经显示出了强大驱动力。特别是随着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各大板块的上市和上涨,将带来的中国平安整体市值和股价的正反馈。光大证券研报就认为,受益于陆金所上市影响,并且陆金所控股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9%,达3783亿元,科技业务对公司估值提振提到了较大作用。
随着多项技术的应用落地,科技业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在医疗科技领域,平安抓住医疗健康市场巨大发展机遇,以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为驱动,将打造又一个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
未来,科技价值不断裂变、爆发,平安的未来价值也将愈发清晰。平安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也是一件大概率事情。中信建投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赵然曾表示,“科技+金融”模式在当前市场具备标的稀缺性,业绩确定性高的头部公司登陆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这也是为何众多券商研报给出“维持买入”评级的原因。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当前股价已充分反映2020年压力,估值处于相对低位,预计2021年公司业务将步入正向反馈,有望带动公司股价实现估值修复。因此,维持公司AH股“增持”评级,给予2021年1.13倍PEV估值,未来一年A股目标价93.49元,与目前中国平安股价相比有近20%的空间。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