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构建劳育课程体系 开展多形式劳动实践

  劳动育新人,实践出真知。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通知》《关于落实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研工作的通知》《揭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从课程设置、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督导评价、氛围营造、组织实施等方面对劳动教育全面部署,强化顶层设计,从不同层面对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进行细化,指导各地各学校切实落实劳动教育要求。我市各中小学校因校制宜,开辟劳动基地,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劳动

  去年4月,教育部发布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

  根据课标要求,我市各学校立足实际,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在课程主阵地上下功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各学科课程并列设置并独立开课;高中学校以通用技术、综合实践及相关学科为主,统筹开展高中劳动教育。市教育局指导各学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挖掘各年段各学科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中融合劳动教育。其中,劳动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最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是难点课程。目前,市、各县(市、区)教研部门都配有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研员,通过深入课堂听评课、教学研讨活动、教学比赛等活动,指导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推动两门课程的有效开展。

  如何让劳动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入心又入脑?我市各中小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劳动,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活动,开展与劳动有关的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作业。

  汇聚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劳动教育教科研体系

  近年来,我市常态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劳动常规教学教研活动,总结汇聚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开发建设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通过组织开展全市高中通用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项目式教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积累了一批高中劳动教育数字资源;组织开展2022年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和2022年全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汇聚了一大批优秀教学资源;举办2023年全市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共41位老师参加比赛,经过评审,评选出市一等奖15名、二等奖22名和三等奖4名。

  劳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打磨锻造了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和优质课例,为全市开展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规范和借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促进劳动教育基础性条件的配套完善。例如,在2023年全市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揭西县钱坑小学教师林翠燕开设县级公开课《包粽子》,揭西县组织第三片区劳动教育教师、学校校长参加公开课观摩和评课,分享交流教学教研经验,以点带面,带动片区,做实课标落地,积极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揭东区龙尾镇高明小学在校园沙砾地上开发种植基地,做实实在在的劳动教育,其参加评比的优质课中,学生就在这片新开垦的种植地上开展大蒜、菜籽、番薯苗三种不同类型的种植劳动。此外普宁市兴文中学、普宁市下架山中学、揭阳市实验小学、揭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等学校也因地制宜在校园开设种植基地,为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

  教研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以科研课题为抓手,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科研,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市立项2022年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2项,立项2023年度揭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共28项。这些课题既有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研究,又有劳动项目开发与实施研究,也有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基地协同建设研究。课题的开展和研究,有力推动全市劳动教育纵深开展,通过在科研中培育典型,横向推广辐射周边学校,逐步构建具有揭阳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教科研体系。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