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俊明谈宝能造车:从入局者到破局者,千家直营店背后的逻辑
▼
决定“下半辈子干汽车”的姚振华,希望通过10-15年的耕耘,成为全球一流的集汽车制造商、移动出行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于一体的重量级汽车企业集团。
11月8日,宝能汽车西安基地建成,自研的xEV平台首车下线;渠道方面,宝能汽车直营店已达到800多家,并很快会在全国布局1000家直营店;产品层面,宝能汽车集团多品牌战略和研发布局完善之后,一年或平均推出五六款车。
宝能在大步快走,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在业内人士看来,宝能的布局过于“野蛮”,以车为抓手推动面向用户的全产业链布局,看似美好,现实却还需要更多支撑。
眼下,“关键先生”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大谷俊明需要给出答案。毕竟,宝能想要激活全产业链资源的前提是先要造好车。
造车不缺钱,新品牌对标奔驰、宝马
在造车这件事上,资金优势让宝能离上岸越来越近。
2017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宝能汽车已经拥有三个整车生产基地。其中,江苏常熟观致制造基地和深圳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原长安PSA制造基地)是通过并购形式获得,西安新能源制造基地是首家自建工厂,三个基地产能共达到60万辆。
按照计划,广州、贵阳、昆明、昆山等重点区域生产基地也将陆续建成投产。
宝能“逆势”扩产速度超出了行业预期,自然会引来“圈地”质疑。
“宝能集团下面有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综合开发、民生服务各个板块,每个板块宝能都是深耕,做的非常深,没有哪个事业做的是小打小闹的。我们决定进入汽车行业同样是这样的,坚决在研发、销售网络等等做大规模投资,达到了千亿级的资金。”大谷俊明这样直面质疑。
汽车产业需要长线投资,对于外界担心的资金压力,大谷俊明直言,宝能资金实力雄厚,未来仍会不断投资。
他预判,“虽然说近两三年时间内,整个中国的汽车市场并不是太好,但是我对未来并不担心。其实当前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很多主机厂都不愿意投资了,我们趁这个时机去投资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根据规划,宝能汽车集团旗下的观致汽车将持续推行“油电并举”的发展路径,从观致7起,保持每年至少推出1-2款全新车型的节奏,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
此外,宝能汽车集团正在筹划一个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定位将高于观致汽车,定位非常明确,对标奔驰、宝马、特斯拉。
但是大谷俊明清楚,一个新品牌一开始在品牌力上有一定差距,“接下来的重点是努力去提升品牌力,但是一般来说品牌力要提升需要不断积累的,需要花十年,我们要减掉品牌差异的价格,来抢夺他们的市场,然后努力用15年的时间能够超越他们的价格。”
据大谷俊明透露,宝能汽车已经制定了五年的产品规划,可能会比其他公司更快速地去生产,观致品牌及筹划中的高端品牌每年会推出5-6款新车,包含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我们的产品规划是包含所有的车型,各个车型也会考虑到高效的来分配给相应的工厂生产。”
而从上下游布局上看,宝能更像是汽车行业老玩家,走的是垂直整合的路线。
宝能汽车集团已经自建了聚创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别进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
宝能旗下上市公司韶能股份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中炬高新专业生产汽车精密锻件,南玻集团的汽车玻璃业务,宝能科技园孵化的一系列智能互联、新能源企业等,共同构成了宝能完善的零部件研发体系。
出行领域,宝能旗下公司联动云以租车为战略先行,主营业务涵盖汽车租赁、融资租赁、汽车销售、车后服(美容维保连锁)、二手车等,已进驻全国300多个城市,用车网点超过3万个,投入运营超10万台高品质轿车和SUV,已为1500万用户提供服务。
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宝能在“整车+零部件+出行”全产业链的布局已经全面落地。
产品研发采取自研+国际资源整合并举
2月加盟宝能汽车后,大谷俊明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研发体系的改革,也就是现在宝能汽车集团实施的1+N模式,“1”是指全球研发总部深圳研究院,“N”是指西安研究院、广州研究院、深圳研究院、上海(观致)研究院等)。
按照大谷俊明的解释,研发总院主要负责整体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第一个就是先进技术,然后是零部件的通用化,四个研究院主要就是根据我们全球总部的指示,分别负责相应的车型的研发。”
据了解,目前宝能已经开发了三大平台、在研数十款产品,全面覆盖轿车、SUV、MPV等车型区间。
技术路线上,宝能自研的xEV平台具备高度的可延展性,可实现BEV(纯电动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REV(增程式电动汽车)等多种动力车型生产。
11月8日,基于该平台的REV车型在西安基地率先下线。大谷俊明认为,REV已经通过技术解决了里程焦虑和电池成本高的难题,“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接下来REV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大谷俊明透露,在日本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和REV车型的主要开发者,现在都在宝能汽车集团工作,其中包括观致汽车CEO矢岛和男和宝能汽车集团电池开发首席工程师岸田郁夫。
官方透露,宝能xEV平台和REV技术将在观致汽车与筹划中的高端品牌之间共享,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及官方产业政策推出多样化的产品。
作为曾经的日产电动车和电池事业部负责人,大谷俊明非常清楚电池安全是企业的命脉,他表示,三电领域宝能汽车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策略,这意味着未来宝能或会引入外部供应商。
“一方面需要内部自主研发,另外也需要跟外部的其他供应商进行竞争,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保证我们产品的先进性。同时,我们内部负责三电的公司,也能有足够空间的去成长,将来不仅向内部供应,也可以供给给其他的主机厂。”
此外,上述臻宇新能源公司,将负责宝能动力总成业务,产品涉及低油耗发动机、新能源增程器、混动专用变速器、新能源混合动力总成、动力总成电子控制软件等等,业务涵盖以上产品的研制开发、集约生产及销售服务。
在智能网联方面,宝能采取了眼下主流的方式,将软件部分独立出来,成立了汽车软件公司–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硬件方面正在逐步地简单化,软件逐步复杂化。所以车企应该着重加强软件方面的研发力量,为了加速软件研发,将它独立了出来。”大谷俊明透露,目前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方面在大规模招人,投资也会不断加快
大谷俊明坦言,目前宝能汽车研发人员大概3000人左右,年底预计达到5000人左右。“招聘比较难,宝能要招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招聘范围不仅局限于中国,其他国家的人才也在招聘。”
当然,眼下大谷俊明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把不同背景的人才统一起来。
宝能汽车的全球布局也在悄然进行。近期,宝能汽车在日本成立了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后续将成立德国工程中心、美国前瞻技术中心、意大利造型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宝能筹划中的新品牌计划在产品开发上采取自研+整合国际一流资源并举的方式。至于是怎样的“国际一流资源”,大谷俊明留下了一些悬念,表示现在还无法透露,但非常值得期待。
1000家直营店并非只为汽车
“宝能直营店的销售人员都挂宝能汽车的工作牌,现在HR和行政部非常忙,忙着招聘和办理入职,短时间内要制作相当多的工牌等物料。”目前,宝能已经开设了800家直营店,这个数字在逐月地飞快增长。1000家直营店是宝能的目标。
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简单从市场现状和商业逻辑来看,这个目标对于新入局者而言显得不太现实。
大谷俊明给出的答案是,短期看,千家直营店是为了做好现有车型(观致3、观致5S、观致7)的销售。长远看,希望直接搜集到用户的反馈和需求,紧跟客户需求做好新车型的前瞻性开发。
“在当前行业环境下,经销商整体的投资意愿不是很强,所以我们提出了建立千家直营店的计划,我们的速度和执行力是很强的。”从管理维度看,大谷俊明认为,直营店可以有统一的标准化服务,统一销售政策,客户不必担心在这个店里会比在另一个店里买亏了。
大谷俊明认为,销售网络一旦形成强大的服务能力,网络优势就会非常明显。覆盖全国的网络和售后体系会成为宝能的“护城河”,将来甚至可能成立独立的售后品牌,不仅仅服务于宝能和观致车主,还可以为全品牌客户提供维修保养服务。
宝能对汽车直营店的探索首先要从观致品牌开始验证。据了解,观致7上市以来已经实现了5000台左右的销量,大谷俊明表示,“这是观致历史上几款新车上市后达到这个数字的最快的时间。虽然和一些很成熟观致7重新回归主流消费者视线,重新激活C端个人消费市场的目标。”
在大谷俊明看来,观致7获得阶段性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宝能在研发投入的赋能,大概投入了两百亿的资金;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跟客户紧密接触的销售店服务有关。
宝能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郑状表示,随着直营店的多点布局和下沉,销售半径和服务半径都会下沉,从而会达成县级市场参与品牌共建,“主机厂很少有这样下沉”。
与传统4S店模式和销售公司不同的是,宝能汽车销售公司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经销商集团,观致品牌和宝能汽车即将推出的新品牌都要通过此渠道销售。
至于两个品牌具体的销售策略,大谷俊明表示还在考虑中。
“是所有的渠道都分网销售?还是说同样一个店里面我们分成两个品牌,比如说这个品牌在这个进口,那个品牌在那个进口。目前市场上的多品牌大部分是分网,也有旗下不同品牌并网的案例,我们现在还在考虑中。当然服务的话我们要统一高标准的。”
很显然,从姚振华的计划和目标来看,宝能的销售网络不仅仅是卖车卖车,而是服务于宝能旗下所有与用户相关的业务。
据腾讯汽车查询发现,宝能汽车销售公司全资成立的销售公司许可项目有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保健食品销售、食品酒类经营,烟草制品零售等,一般项目涉及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等业务。
大谷俊明也透露,宝能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综合开发,同时还涉及民生服务等板块。
“消费者如果说买一台车,我们想要提供的不光是一台车这么简单,而是车周围相应的一些服务也能提供,有车、有家人,整个生活也变得丰富。”
大谷俊明直言,宝能已经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对造车业务非常有利,但光靠这一点肯定是不够,首先还是要把车造好,“车本身要很有魅力,让客户愿意购买”。
结语:
以特斯拉为首的跨行业入局者曾证明,汽车产业至少要以十年为单位投资,论成败或许需要更长时间。
但越来越多的后来者试图打破时间线,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摘得成功者的名号,宝能算是其中激进的一员。
宝能的汽车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生态逐步清晰和落地,姚振华正在从入局者成为破局者。
不过显然,以宝能集团的实力对未知之地的探索可快可大可强,但关键一步在于如何避免扩张道路上陷入其中难以变强,宝能“汽车马拉松”考验才刚刚开始。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