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母校捐1亿,这位潮商是“广州第一芯”的大功臣,掌舵百亿市值上市公司

母校捐1亿,这位潮商是“广州第一芯”的大功臣掌舵百亿市值上市公司


2021-07-25 09:35:00
来源:作者:

7月14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发展座谈会暨校友捐赠仪式。TCL董事长李东生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向母校捐赠了1亿元,用于设立学校奖学奖教基金,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当天一起捐款的,还有新豪方集团董事长刘石伦、深圳市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华、广州市金誉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喜3位校友,每人同样各捐1亿。随后,他们在发言中回忆了求学创业经历,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和回馈支持母校发展的拳拳之心。

 

微信图片_20210723143457.jpg

 ▲金誉集团董事长李永喜(右二)向华南理工大学捐赠1亿元

 

金誉集团董事长李永喜,和李东生一样都是潮汕商人。二人的身上,碰巧有着许多相似的命运:从同一所名校毕业,同样是为了心中的实业报国梦,放弃了曾经的铁饭碗,而今各自在事业上都收获了巨大成功。

 

微信图片_20210723143416.jpg

▲金誉集团、智光电气董事长李永喜

 

名校班长,蓄志实业梦

 

1964年,李永喜出生于汕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2年,李永喜进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就读。在大学时代,他在同学中就颇有号召力,一入学便当选班长并连任四年,还组织成立了电气工程协会并自认理事长,甚至学以致用,组织同学们勤工俭学,利用业余时间到华农、华师等外校师生维修电器,大到冰箱小到收音机,手到“病”除,颇受好评。大学四年,李永喜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逐渐夯实了专业基础,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管理才能,并结识了一群日后一起打天下的事业伙伴。

 

微信图片_20210723143355.jpg

 ▲大一时的李永喜(上排中间)

 

1986年,李永喜从华南理工毕业,被分配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明珠发电厂。几年后,因工作表现突出,李永喜被委以重任:27岁当厂长,31岁当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33岁当广州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出人意料的,仕途顺遂的李永喜,为了追逐自己的实业报国梦,毅然“下海”,于2001年组建了广州市金誉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掌舵智光,深耕老本行

 

在李永喜的个人奋斗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参股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金誉集团发展史上迄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智光电气成立于 1999 年 4 月,是一家在电气控制与自动化领域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网安全与控制设备、电机控制与节能设备、供用电控制与自动化设备及电力信息化系统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002年,在李永喜的主导下,金誉入股智光电气,当时智光电气注册资本只有85万元。资金有限,办公室是租来的,厂房是租来的,只有几台电脑属于自己。

 

然而,在李永喜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智光便掌握了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应用软件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多技术、多学科综合应用平台,在相关应用领域开发了多项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9月,因为在核心团队及机制、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创新等方面优势明显,智光电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市值4千多万。从85万到4千多万,此时,李永喜掌舵智光不过五年时光。目前,智光电气的市值已达100.29亿(截至今天收盘)。

 

微信图片_20210723143325.jpg

▲2007年9月智光电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凝聚资本市场的力量,让智光如虎添翼,更增添了李永喜深耕老本行的决心和信心,他瞄准国家电力能源体制改革的机遇,力推技术创新,参与国家863科研项目,在电力节能领域做到了全国第一。多年来,李永喜坚持把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原动力,智光在SVG、储能、港口岸电、半自磨机、消弧、在线监测、UPS等领域遍地开花。如今,智光电气已成长为国内能源行业的翘楚。2018年,智光首台商业级级联型高压储能系统正式投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智光布局工业互联网,和“阿里云”合作开发工业企业云,在线即时收集工业企业的用电能耗数据,进行“云上的管理调度”。智光还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海外大放异彩,凭借媲美国际品牌的产品可靠性、适应性优势,智光的脚步遍布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外客户(项目)59个,涉及各类设备200多台。

 

除了智光,金誉集团旗下还有两大业务版图。一方面是地产业务,和中海、万科、保利等大公司合作开发了多个高档楼盘,如百亿级房产项目中海誉城、万科幸福誉,以及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同创誉城等。另一方面是投资业务,共投资超十个项目,比如中国第一家做地铁WiFi运营的南方银谷公司、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瑞明电力、南沙电力等。无论哪个项目,李永喜都本着“合作分享 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采取跟投模式,拿相当比例出来给核心团队参股跟投,并协助融资或者帮助解决一些资金问题。在风投、电力、地产等多个领域,李永喜创造了投资界赫赫战绩。

 

“广州第一芯”的“带头大哥”

 

2019年9月20日,广州中新知识城一片欢腾: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式投产,这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 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也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至此, “广州芯”正式诞生!

 

这意味着,粤芯半导体将彻底改写广州缺“芯”的前史,迈出“广州芯”产业第一步,见证广州首“芯”破局,将助力广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风向标,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最终形成全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而粤芯半导体的“带头大哥”就是李永喜。

 

集成电路产业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手机、电视、智能家电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都离不开一张小小的芯片。

 

广东省是芯片需求大省,但芯片制造产能低下。一方面,早在十几年前,广州开发区就在谋划引进芯片项目,几经周折,未有突破;另一方面,掌舵智光的这些年,李永喜吃够了进口芯片的哑巴亏,美国的芯片供应商肆意涨价已成常态,经常“杀”他个措手不及而又无可奈何。直到2017年,李永喜得知来自新加坡的陈卫博士正带着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和团队,谋求在广州落地。同怀科技兴国的宏志、产业报国的梦想,两个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件大事!

 

自此,粤芯半导体以惊人的建设速度拔地而起:2017年12月26日奠基;2018年3月5日施工打桩,5月15日厂房主体施工,10月11日厂房封顶;2019年3月15日包括光刻机在内的首批设备搬入,6月15日启动投片试产,7月生产线调试完成,首批样品出货,良率达到预期目标,9月20日正式量产……在短短21个月里,粤芯半导体建设不断提速,背后是呼应半导体市场越来越庞大的产能需求。据介绍,粤芯半导体一期投资额约100亿元,建成后将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主要产品为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微控制器;二期投资额约188亿元,月产能将达4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项目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可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上善若水,施恩不图报

 

多年来,在带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李永喜还十分关注社会和谐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多次带头支持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活动,并向各类公益活动捐款赠物。

 

华南理工大学是李永喜的母校,也是他开启梦想的地方,怀着对母校的感恩之心和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他把公益事业的第一站选在了这里。从2005年开始,李永喜在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专项“金誉助学金”,用于帮助那些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学子完成学业。每届助学金发放仪式,都少不了李永喜的身影。

 

他的金誉集团多次邀请学校师生参观旗下企业,并定期回母校召开座谈会,和学子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在创业过程中的心得感悟,鼓励学子们不要被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影响,要坚持理想、勇敢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他还在旗下的“智光电气”、“岭南股份”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为华园学子提供宝贵的实践平台。

 

“一个人赚再多的钱,也不可能长生不老,钱财终究还是会回归社会和百姓,与其等我不在了才捐掉,为什么不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开始行善呢?”李永喜说,“公益讲究的是从心到心,对于捐助者来说,自己发自内心才会快活,而对于受助方,除了物资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面对未来的勇气。”

 

来源:时代潮人、潇湘晨报、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