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不再吃香,立讯精密“上车”找补,定增135亿铺路

苹果不再吃香立讯精密“上车”找补定增135亿铺路


2022年02月23日 13:39
来源:华夏时报网 作者:

“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发布巨额定增预案。2月21日,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用于消费性电子和汽车领域共六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月22日,立讯精密股价开盘直线下挫,盘中最大跌幅达7.46%。截至当日收盘,它的股价下跌3.03%至41.61元。当天,立讯精密董秘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一直在做多元化产品的布局,这样能丰富我们的产品类别,同时能够持续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消费电子行业低迷、智能手机行业萎缩的大环境下,立讯精密的业绩受到一定冲击。包括立讯精密在内的消费电子厂商都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20亿投资汽车领域

 

根据发行预案,立讯精密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1.23亿股。这些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约70.77亿股变更为92亿股,但它的实控人不会发生变化。截至2月18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王来春和副董事长王来胜,他们二人直接、间接持有公司共38.67%的股份。本次定增后,二人合计持股比例下降至29.75%,但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本次定增拟募集的135亿元,是立讯精密自2010年于深交所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这其中,3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用于上述六个项目。立讯精密董秘办方面告诉记者,“本次募投的部分项目已经开展,有关项目的具体情况可查看定增预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而从此次定增募投项目来看,除了它的核心业务“消费性电子”外,汽车领域也是它重点发力的方向。

 

公告显示,立讯精密本次募投项目中,消费电子、汽车领域相关项目分别有四项、两项。这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生产线建设及技术升级项目”拟投入募资金额最高,为35亿元。其余三项消费电子领域相关项目共拟投资57亿元。

 

另外,本次募资中的20亿元将用于汽车领域相关项目,分别为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和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不过,立讯精密表示,此次募投汽车项目并不涉及整车制造。

 

“本次募投项目是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的必要之举。”立讯精密在公告中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立讯精密很需要资金,所以定增募资对它来说有好处。一方面可以扩大它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在消费电子整体下行的情况下,通过此次募资扩产能给市场更多的故事和预期。”

 

去年前三季净利下滑25%

 

在立讯精密募资扩产、布局汽车领域背后,它正面临增收不增利的业绩压力。

 

成立于2004年的立讯精密,以做传统连接线、连接器起家。2018年,它开始为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做代工后,业绩获得快速增长。2019年,立讯精密625.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74%,这是它过去八年以来的最高营收增速;同期它的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增幅达73%。

 

2020年,立讯精密通过收购相关公司取得了iPhone手机的代工业务。当年,它来自第一大客户苹果的收入近七成。然而获得大量订单的同时,也让外界对它高度依赖苹果充满担忧。

 

而从业绩看,立讯精密已经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陷入低迷,去年前三季度,虽然立讯精密328.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2.4%,但16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滑25.28%。

 

立讯精密方面在财报中解释称,疫情、上游材料短缺、价格上涨、运输能力下降及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对公司获利能力及部分产品的出货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提及的是,作为占据立讯精密营收八成以上的核心业务,消费性电子业务在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不到30%,这是各项业务中、也是过去三年来这一业务的最低增速。

 

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整个苹果产业链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呈现出相对萎靡的状态。消费电子面临着上游原材料短缺、供应链紧张等多个问题,使得立讯精密业务的发展受到影响,这也是这一业务营收增速下降的核心原因。

 

他进一步表示,“即使是苹果产业链的重要市场参与方,立讯精密也需进一步降低自己的风险,多元化布局就成为了它最好的选择,因此它开始大规模进行布局除苹果产业链以外的市场。”

 

入局汽车领域被认为是立讯精密寻找到的第二增长点,这在行业中并不少见。近年来,部分果链企业纷纷开始拓展新业务,富士康、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都已开始进军汽车、VR元宇宙等领域。

 

但汽车业务的增量能否弥补消费电子业务的下滑,仍是一个问号。截至去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汽车互联产品和精密组件业务仅占其总营收的3.68%。

 

江瀚对《华夏时报》分析认为,“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只是刚进行尝试,短期内并不容易成为它的第二增长极或起到对冲业绩下滑的作用。而消费电子在缺芯等因素影响下,还会低迷一段时间。”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