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小米又出手回购自家股票,投资者抄底机会来了吗?

腾讯小米又出手回购自家股票,投资者抄底机会来了吗?


2022年09月07日 00:13
来源:股尔摩斯作者:

在 港股科技 股市场持续动荡之际,回购股票成了企业稳定市场情绪,让投资者更确定的相信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

 

9月5日,在港股市场情绪维持低迷,三大指数全线下跌,科技股集体下挫之时,腾讯小米前后脚发布公告称继续回购

 

腾讯控股 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9月5日在 香港交易所 回购110.00万股,耗资3.51亿港币,根据此次回购数量和耗资情况计算回购均价约为319.25港币。

 

数据显示,排除财报披露的敏感窗口期,截至9月2日,今年以来腾讯已累计回购49个交易日,累计回购3967.7万股,回购金额超142亿港元股票,远超去年全年回购额26亿港元。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于9月5日回购450万股,回购价格为10.84港元-10.9港元,共耗资约4890万港元。iF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小米集团已耗资4.44亿港元累计回购8次。

 

9月6日,小米继续回购450万股,回购价格为10.92-10.98港元,共耗资约4932.2万港元。

 

而在更早之前,阿里已经宣布250亿美金的回购计划。

 

从阿里到腾讯,再到小米,可以看到他们回购的时间点都出现在股价低谷之时。

 

通常来说,回购表明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严重低估,还有较大上行空间,而企业本身拥有较强竞争力,且行业格局及基本面逻辑并无明显变化。

 

而近期港股优质股集体回购,寓意深远。

 

近两年以来,任谁都能感受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中美科技股股价走势分化明显,美科技股股价不断创新高,小幅回撤后也在历史高位,而中概股出现剧烈下行。

 

中概股震荡明显,除了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及政策面因素外,中美博弈或许才是主因。

 

众所周知,美国可以说是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依靠美元是世界货币,收割了全世界不少的国家,也包括中国。

 

但近两年,美国逆全球化的行为却愈来愈明显,贸易战、印太经济框架等,直接针对中国。

 

此外,尽管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国,就连美国企业也依靠中国产业链,但也掩盖不了我们的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现实。

 

早前,德国一家机构曾评估我国有5大类,20多种细分行业严重依赖进口,比如说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 制造、航空航海发动机、智能仪表仪器、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等。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2021年,我国进口17.37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

 

尤其是像高端芯片,半导体的关键设备材料,90%以上依赖进口,国内当前的能力,还难以支撑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得优势。

 

叠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中国产业链外迁和国际竞争力也出现减弱现象。

 

中美博弈使得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升,港股就成了受气筒,腾讯、阿里、美团等优质科技股今年以来的股价震荡我们有目共睹。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了,从阿里到腾讯,再到小米,本质上,他们都是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巴菲特曾经说过,巨大的投资机会往往来自优秀公司被不寻常的环境所困,这时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的低估。

 

我们明显的看到,各路资金加大对这些优质港股的布局,呈现越跌越买的态势。

 

从资金面来看,从2021年12月至今,南下资金已经保持连续9个月对港股的净流入,其中去年12月、今年1月、3月、5月、6月这几个月的净流入额度均超过400亿港币。3月至今,南向资金买入港股的步伐并未随着这段时间的震荡行情而截止,这说明南向资金对于港股当前的投资价值是较为认可的。

 

具体到个股上,截至9月5日,南向资金合计持有约7.23亿股腾讯股票,持有市值达2375.68亿港元,相对于2021年底的6.05亿股增持了1.18亿股。

 

公募基金也在增持互联网板块。以头部基金经理张坤执掌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其二季度持有的腾讯股票数量较一季度末增长了50万股。截至二季度末,腾讯位居公募基金重仓市值最高的港股第二名,排名居首的是美团,体现了公募资金对港股互联网板块的认可。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政策已有所松动,在宏观政策面、基本面逐步改善的情况下,港股修复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最新的消息称,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落地,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事项,这对于缓解中概股估值压力,修复港股总市值无疑是利好消息。

 

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也就不难理解阿里、腾讯、小米等企业回购的举动了,毕竟苹果已经用实际证明回购的价值。

 

2012年以来,苹果至少回购2745亿美元,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其市值能冲破3万亿美元的重要助推剂。苹果可以,那么,阿里、腾讯、小米,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重回巅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