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当前,汕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大大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获国家科技部支持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重大机遇,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

  围绕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我市以制度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着力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均居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为汕头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澎湃创新动力。

  “对汕头现阶段而言,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工作,就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发展,让产业壮大。这与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也是不谋而合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原党委副书记、教授刘民义认为,汕头活跃的民营经济就是创新的良好土壤,要发挥民营经济在创新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引领、推动产业升级。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毅直言,要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地市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的重要机遇,通过对龙头创新型企业、主要科研机构、高水平综合型高校的引导,建立更加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各类主体的研发能力,抢夺前沿技术高地。刘毅还指出,要把科技对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发挥出来,更好地支撑全省“制造业当家”和汕头全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战略规划,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我市深化开展科技型企业“3+N”服务行动,全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高度重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模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加速落地。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至697家,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7家,初步建立了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梯次结构。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今年共有80个技术改造项目入库获省财政资金支持,有效推动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绿色发展。

  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去年正式启用,聚集多名领军科学家,组建了18支高水平科研团队;汕头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成投入使用,120余台(套)、价值3亿元科学仪器设备实现开放共享。我市还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全市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4家,支持汕头大学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科技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汕头应该坚持把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陈水挟认为,一方面要持续培育壮大已建成的精细化工和材料行业创新平台,敢于在创新环境、人才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同时也要加快谋划“三新两特一大”领域的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企业参与省市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必然会形成高价值的创新产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志强建议,汕头应围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集中资源支持“三新两特一大”重点发展产业技术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前不久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推进汕头创新型国家城市建设’调研活动,我深有感触、很受启发。汕头要发力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着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人才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因素。”汕头市大千高新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提出,汕头应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引进来留得住的人才评价和使用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具有高层次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才来汕干事创业,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地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人才素质和稳定性。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锚定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下大力气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资源支持“三新两特一大”重点发展产业技术攻关,加快规划建设汕头科学城,打造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全力推动高效率协同创新、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高效能创新生态,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贡献强大科技力量。

作者:杨舒佳

发表日期:2023年06月1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