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内部交流:未来增长主要来自通讯和汽车吗?北美客户更支持非大陆供应链?

立讯精密内部交流:未来增长主要来自通讯和汽车吗?北美客户更支持非大陆供应链


2023年09月06日 14:13
来源:君实财经作者:

Q:立讯过去表现优异,未来在 3、5、10 年内的增长展望?

 

A:展望未来 3-4 年,我们在 消费电子 领域的大客户仍将保持良好的双位数增长。同时,在汽车板块,我们已初步达到 90 亿至 100 亿规模,未来 3 到 5 年有望保持每年 50%的增长。通讯领域方面,我们预计增速将保持在 30%到 40%之间。而在 服务器 领域,尽管国内市场放缓,我们仍预计将保持 10%左右的增速。未来几年我们设定 20%左右的总营收增速目标,三年内可能消费电子仍将是主要的增长贡献,到 2025 年我们的汽车领域收入有望达到 225 亿,2026 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约 300 亿。而通讯领域达到 300 亿的目标可能需要到 2027 年。在 2026 年以后,我们预计通讯汽车领域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甚至可能超越消费电子领域的增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目前并未考虑大客户涉足汽车领域的情况,我们的发展策略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同时继续巩固与 A 类客户的稳固突破。

 

Q:三年维度上,通讯领域净利率高,对利润贡献明确?

 

A:通讯、汽车增速较快,消费电子可能受宏观环境制约。未来两三年以 20%利润增长为目标,其中消费电子份额较大,尽管增速较慢,但绝对贡献大于汽车、通讯。预计三年后,各领域增长率会有差异。

 

Q:五六年维度来看,增长主要来自通讯和汽车吗?

 

A:是的,我们预计到 30 年,Non-A 的营业额可能会达到 1000 亿,尽管当前增速可能在十几到二十之间,受到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和大环境影响,但只要消费环境正常,我们认为根据现有客户和品类的布局,仍然可以实现增长。对于 Non-A,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其增长受到压制,今年的预期大约在 300 亿左右。立讯对其消费电子板块的新产品布局和思考有一定了解,尽管增速可能不会非常快,但我们认为在一些终端领域的布局有一些领先的地方。

 

Q:未来十年,增长主要来自汽车和通讯吗?

 

A:是的,预计到 25 年和 26 年,汽车销售额将超过 300 亿,再增长 50%的话,每年可能要增加 100 亿左右。

 

Q:汽车未来能否保持 50%以上的增长?

 

A:肯定。从 21 年和 22 年开始,汽车板块增长迅速,去年达到 60 亿。我们从 2008 年开始布局汽车领域,慢慢从 Tier2 线束布局到现在 Tier1,机会抓得比较好,与奇瑞、广汽、华为等合作伙伴关系良好。我们看的都是他们以后出海的新增增量,不只是这几年的量,现在把客户关系搭建得比较好,25-27 年就能看到量逐步扩大,我们在这些客户里面也是比较核心靠前的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在调整,不再仅依赖 苹果 这一大客户,而是更多地发展汽车领域。在前五年内,大客户可能贡献有限,但我们在华为、奇瑞等国内合作方面有很好的布局,从 tier 2 到 tier 1 的升级也在计划中。我们将追求多客户战略,不再只依赖一个大客户。通讯和汽车这两个行业的模式不同于消费电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客户背景下,管理优势不再那么明显,投入、管理和运营的差异较大。

 

Q:汽车业务是多客户概念,跟消费电子大客户策略不一样,立讯如何发挥优势与竞争对手争夺更大市场份额?

 

A:1)自 2008 年我们进入汽车领域,经验积累和人才培养构建了我们在汽车领域的实力,我们引入了不少优秀团队(如安波孚和博世等)。2)2020 年后,随着 新能源 和智能化需求增长,汽车行业变革也为我们带来机会。3)我们快速反应,善用消费电子制造经验,适应汽车领域需求。4)过去几年与广汽、奇瑞等客户合作,实现了业务增长,我们还与 特斯拉 等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服务。5)我们在处于行业变革窗口时抓住时机利用自身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Q:公司去年与奇瑞的合作很成功,这些合作伙伴的关键作用?汽车品牌面临洗牌是否带来压力?

 

A:这些合作伙伴能够帮助我们拓展产业链,加强产品推进,客户支持也非常关键。没有这些伙伴关系和信任,立讯难以涉足汽车领域。例如,华为看重了我们的品质系统和产品理解深度,因此选择合作。有了这层信任和过往记录,我们能够互补优势,突破产品领域。准备好产品再去找客户将会非常缓慢。这也是汽车品牌面临洗牌我们不必太过担心的原因,供应链进入这个市场也有窗口期,大约是从 2021 年和 2022 年。进入市场需要积累,我们从 2008 年开始构建团队,这个行业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只在需求来临时才介入。

 

Q:如何从报表中找到我们通讯、汽车领域的优势呢?

 

A:按行业划分,汽车业务有不同业务板块,利润率各异,但具体到报表上不太能拆出来。我们在汽车领域有 Tier 1 业务,擅长 整车 线束等高价值领域,以及连接器布局。Tier 1 业务中,线束、连接器预计利润可超过 7 个点,占整体近一半。汽车供应链电子化趋势下,智能化、电动化需求逐渐增加,客户可能不会外包核心技术,也会逐步掌握能力,所以我们专注于制造落地代工,无需在每个项目争取控制权。汽车和消费电子业务类似,在往 无线充电 、摄像头、智能驾驶等方向考虑。在 Tier 1 和连接器领域的专业能力是我们的优势。

 

Q:现在汽车业务中,约有 90 到 100 亿的业务,其中域控等业务大概占比多少?

 

A:大约 10 亿到 20 亿,特斯拉约为 20 多亿,主要集中在 B 柱、PCBA 等领域。特斯拉希望我们在墨西哥落地多个项目,后续可能扩大合作。其他客户有不同需求,例如奇瑞目前合作相对较少,但未来计划加强合作。我们专注于把握机会探索模式,借助华为代理造车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未来可能涵盖更多客户,如滴滴等。在海外服务方面,也将逐步拓展。需要几年时间培育,以确保模式成熟,立讯将积极参与。为了做好这一块,我们需要与奇瑞充分合作,协助对接 B2B 客户。终端用户与企业客户的服务是不同的,我们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未来 5 到 6 年内,我们会谨慎评估是否继续在这一领域发展,但至少我们已做好准备布局这些事情。

 

Q:目前北美客户似乎更支持非大陆供应链,尤其在通讯领域,如何看待这个情况?

 

A:我们与客户交流后,他们明确表示通讯领域不太可能让中资公司参与,特别是涉及数据的整机和服务器方面可能更多支持台湾供应链。尽管存在政治和专利诉讼的顾虑,但这些影响逐渐减弱,我们在高速互联、散热、通讯模块等方面仍然有优势。在这一领域,我们需要利用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步发展。现在这个领域的障碍逐渐减少了,我们的增速已经恢复到 30%以上。对于服务器,主要服务海外的移动、华为云等客户。零部件不太受地缘政治影响,但需要在产地迁移和配套能力方面做好准备。地缘政治的影响对国内公司影响较大,对于通讯整机业务,我们可以在境外建设产线、提供产能,在越南、墨西哥等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Q:我们在海外建设生产线,这些地区对我们的需求如何?对我们的影响?

 

A:目前看来,海外消费电子生产效率表现良好,越南的产能已达到 30%。海外布局对于服务消费电子客户非常重要,甚至可能需要超过国内的产能。消费电子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更看重成本控制、竞争力和海外布局,而不是资本属性。关于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复建产能和效率问题,确实在过去几年中有发生。为了满足客户在境内和境外的生产需求,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包括重复投资,以确保两个产能体系平行运作,这可能导致资本支出增加。现在地缘政治和海外建厂的趋势更多的是与汽车行业相关,需要在靠近客户的地方供应。比如,特斯拉在墨西哥坚持在美国本土制造车辆,需要就近供应。这也需要我们进行额外的沟通和洽谈。至于大客户的要求,比如选择印度作为部分手机产能的配套,虽然有这种趋势,但对中国企业来说比较保守,由于签证问题双方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在投资方面,我们也要小心谨慎,要考虑投资环境的不可控性。如果确实有意向进入印度市场,就需要花时间与客户探讨具体的方法,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方案可以分享。

 

Q:Vision Pro 预计到 2025 年可能会达到一定的销售量?

 

A:没错,2024 年才刚开始销售,一年的销量大约是 100 到 200。2025 年第二代产品推出后,定位场景应用会更加清晰,对第一代存在的问题也会做出改进。在最初的几年我们甚至没有预设一个巨大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对这个产品持乐观态度,因为他经历了长时间的调试和优化,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如何让终端用户感受到这个应用场景,如何拓展需求,这是关键。

 

Q:增发计划和预期发行时机?

 

A:我们会考虑股价状况,目前半年报即将发布,打算等待半年报发布后再考虑。预计在 9 月左右。如果不发行,需特殊理由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