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科技回收领域新进展:助力公交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落地

光华科技回收领域新进展助力公交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落地


2023-09-07 00:02:00
来源:电池联盟cbcu作者:

随着储能需求高速增长,储能的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近日,广州印发的《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拓展产业市场空间,拓宽交通领域储能发展模式,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在分布式、多场景的梯次利用,构建 新能源 汽车充换电网络、电池租赁、回收利用的新型储能生态体系,鼓励在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和超级快充站配置储能设施,鼓励灵活发展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促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光华科技 凭借领先的储能系统专业技术和 综合 实力,利用全资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S4多元储能系统的新一代退役电池“多元直柔混用”技术,助力广州公交集团新能源产业园(燕岭)试点建设车规级490KW/1.6MWh梯次电池储能电站正式投产运营。

 

该项目为大湾区交通系统内首个使用公交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储能项目,具有投入成本低、运营周期长、充放电体量更大等优势。

 

相关资料显示,新能源产业园(燕岭)梯次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是由光华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与广交集团合作共建的战略性项目。该项目不仅作为广州市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时也是该项目是大湾区交通领域首个整包利用退役动力电池建设的储能电站,以及全国公交立体充电停车场标杆项目,致力于推动电动车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燕岭储能系统采用新一代退役电池“多元直柔混用”技术,首批电池是采用公交集团2013年投产的无轨电车退役下来的中航锂电180Ah和100Ah两款电芯动力电池直柔混用,按照技术设计与规划,后期还可兼容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新旧电池,储能电池容量还能进一步提升至1.6MW。当前项目安装容量为490kW/841.6kWh(最大装机容量可达到490kW/1600kWh),存储的能量用于给园区超级 充电桩 供电。

 

该系统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第一,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造价仅为常规储能用新电池的三分之一,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的初始投入成本;第二,采用先进的直柔混用技术,满足任意电池的接入要求,从而将电池的剩余价值最大化,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浪费,以及减少环境影响;第三,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即通过晚上电网低谷时充电,白天用电高峰时放电,以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减少停电限电损失等,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第四,可作为聚合可控负荷接入 虚拟电厂 在电力交易市场中发挥更好的效益;第五,解决变压器容量不足的问题,保障能源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预计燕岭储能项目全运营周期内整体收益约400万元。

 

同时,燕岭梯次电池储能系统经过园区综合能源平台进行精细化与专业化的能量管理,与产业园区的“大功率超充一条街”“屋顶光伏发电站”共同创造“光储充一体化”降本增效的价值。

 

据介绍,燕岭储能系统运用了光华科技的中力新能源S4多元储能系统,系统是由电池模组、双向变流器、热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 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消防系统组成。

 

S4储能系统基于热失控安全设计,结构采用特殊防火材料隔舱设计,舱壁具备2小时耐火极限,系统内设置超1000+ 传感器 ,所有电芯由三电科技公司进行检测和修复,对电芯的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每个电池模组都加装了自主研发的双向主动均衡技术的电池管理模块,可以实时掌握每个电芯的状态并予以调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热失控的早期感知,智能判断和三级预警功能,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储能柜具备柔性兼容的功能,不同品牌的新旧电池可以混合安装在不同的独立单元,可提升产品应用的灵活性。

 

新能源产业园(燕岭)梯次电池储能试点项目的落地,充分展现了光华科技在储能领域龙头实力和影响力。而在此前,光华科技梯次储能项目也已有多个应用案例落地运行成效,如去年建成首套的珠海中力新能源多元梯次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为退役三元 锂电池 、 磷酸铁锂 电池柔性混用,系统规模达0.8MW/1.66MWh,具有“主动安全,智能高效,电网友好,极具经济性”的优势特点。该项目获得了“2022年度珠海市科技创新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光华科技是先进的专业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公司以高性能 电子化学品 、高品质化学试剂与产线专用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为主导,同时提供其他专业化学品的定制开发及 技术服务 。

 

8月底,光华科技发布关于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审核通过的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出具的《关于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告知函》,后续深交所将按规定报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关注册程序。

 

今年5月27日,光华科技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2.5亿元(含超过1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动力 电池回收 布局上,2015年,光华科技率先布局新能源相关产业,2018年成为首批符合国家工信部批准的电池回收利用白名单企业。作为国内少数拥有梯次利用与综合利用双重回收资质的公司,光华科技在湿法再生、精细拆解、梯次利用、正极材料和前驱体等领域拥有全面的技术储备和先进的生产能力,致力于打造锂电池产业原生材料与再生循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在梯次利用技术方面,光华科技已自主研发出基于底层算法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基于电池模型、先进器件和高效算法的主动均衡系统,此技术可以让性能衰减、面临退役的电池延长使用寿命,重新服务于汽车。而不能在车辆中继续使用的电池则进入到梯次利用环节,并应用于工业物流车电池、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等产品中。同时,光华科技大力推进梯次利用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基于 大数据 的电池残值评估技术研发,实现动力蓄电池余能、剩余寿命与性能等残值的快速评估与分选,实现电池回收分类判别及梯次利用场景模式匹配,确定退役产品的梯次利用失效标准,构建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系统方案。

 

在回收再生方面,光华科技自主开发了“电池精细拆解-极片分离-极粉分离”工艺,实现全自动化,实现高收率、高质化、高值化。同时,光华科技掌握三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三元技术攻克传统湿法流程瓶颈,总体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失效锂电池多元素梯级回收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在2022年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价为“总体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 镍 钴锰回收率可以到99%以上,锂综合回收率≥95%,铁、磷的回收率 98%,石墨回收率 98.5%。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上,光华科技开创性研发磷酸铁锂正极高效选择性提锂技术;实现磷酸铁工艺液循环利用;掌握多元杂质元素物相调控等修复石墨再生技术;实现磷酸铁锂电池全组分回收,产品均达电池级。

 

目前,光华科技已获批组建“退役动力蓄电池高值化综合利用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项目,也是省发改委首个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同时,光华科技在珠海高栏港投资12.3亿开展年处理2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产线建设项目,依托循环经济布局,在制造端配套 绿色电力 ,多举措探索“零碳”转型。

 

8月18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了2022年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第一批)。光华科技凭借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链中的核心优势地位、技术创新与产业带动影响力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链唯一链主企业。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下降28.32%;净亏损2.16亿元,同比止盈转亏。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建“退役动力蓄电池高值化综合利用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获广东省发改委批复组建评选出的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该项目将针对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建成稳定运行的绿色回收生产线,生产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磷酸铁锂、磷酸铁、 碳酸锂 、石墨等产品,并搭建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研究试验平台,建立产业技术研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凝聚和培养产业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促进我国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产业技术发展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年处理一万吨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生产线顺利实现了达产,实现了对锂、铁、磷的全回收,材料品质达到了电池级的指标。

 

此外,报告期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清洁回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稳步开展。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光华科技共同承担。针对退役磷酸铁锂电池退役量爆发式增长、传统回收方法经济性差等问题,研究战略元素高效提取、再生产品精深制造等关键环节的科学问题,研发退役磷酸铁锂材料中锂、磷、石墨等战略性资源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其中公司负责石墨废料的除杂净化以及参与锂浸出液净化与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研究、磷酸铁合成等研究工作。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二届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化循环利用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9月16-17日在广东深圳召开。

 

此次会议将邀请多位行业著名专家、知名企业高管、渠道商、厂商等专业人士,通过主题报告、圆桌会议、动力电池回收拆解技术报告发布、产业分享、企业参观等形式助力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资源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现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全产业链互利共赢。期待您的参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