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之城“国字号”新名片成超级IP

澄海区紧盯重点常抓不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让生态之城“国字号”新名片成超级IP 汕头市 图1张
  澄海区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报记者 陈史 摄

  11月4日,澄海区举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大会,会上举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揭牌仪式。借助这一“国字号”金字招牌花落澄海的契机,部署澄海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澄海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澄海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好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现全指标达标,成为粤东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成功创建的区县。

  一直以来,澄海最“出圈”、最为外界熟知的有两大IP——“澄海玩具”与“澄海狮头鹅”,这两者分别对应澄海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背后是澄海坚实完备的工业基础与精耕细作的农业底蕴。澄海区委书记王楚彬表示,一个城市的IP和标签,对于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至关重要,能够高度概括和传递城市的特色、文化和价值观。从含金量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分量不逊色于在玩具和狮头鹅发展方面取得的荣誉,可以趁热打铁,把澄海的生态禀赋和侨乡底蕴推出去,让“绿美澄海”“魅力侨乡”成为与玩具、狮头鹅齐名的崭新名片,趁着汕头持续走高的旅游热度,将澄海打造成粤东乃至全省的生态名城和旅游目的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大会现场,澄海区提出将紧盯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对标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不断提升创建成效,真正擦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

  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依法依规、加快推进牛蛙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现有1848亩在养牛蛙养殖场的日常巡查、执法检查及尾水检测,对未实现达标排放的坚决予以取缔;对已清退停养的7361亩原牛蛙养殖用地进行“回头看”,重点核查占用基本农田违法用地是否复耕、其他用地是否转产复绿,是否存在已停养养殖场死灰复燃等问题;加强巡查,严防牛蛙尾水偷排、禁养区复养牛蛙行为,发现一宗、取缔一宗、上报一宗。

  突出做好“治水”文章。加快清源水质净化厂三期、莲下污水厂二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八围、苏溪围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区2个黑臭水体整治,确保不返黑返臭。各镇街、各村居扛稳属地责任,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结合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以流域带区域,全面提升水体环境。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澄海区是工业燃煤锅炉集中区,聚焦打好蓝天保卫战,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各司其职做好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确保细颗粒物考核达标。在洁源垃圾发电厂集中供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逐步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开展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防治臭氧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做好土壤、地下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夯实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建立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长效机制,强化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液氨制冷、电镀酸洗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开展环境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完善和践行“官方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把各方面力量都发动起来,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打造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澄海样板”,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粤东绿美典范。

作者:蔡晓丹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0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