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高歌猛进加速崛起
▼
捕风捉“能”,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龙头产“能”,屡次刷新国内最大容量海上风机记录;人才赋“能”,形成世界级海上风电人才集散地;盛会添“能”,高规格举办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
当前,汕头积极响应和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省发展海洋经济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全力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积极构建“1+3+3”海上风电生态体系,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打造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厚做实海上风电产业“家当”的生动实践中,“汕头风能”名片于全国乃至全球风能领域出新出彩,一个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正高歌猛进加速崛起。
“白色丛林”屹立海上风电场
这里是南海之滨的汕头,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海上年平均风速达每秒8至9米,海上风电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在3800小时以上,属海上一类风电场;这里还是全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粤东基地的主阵地,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全省占比最大,达到3535万千瓦,占整个粤东区域60%以上。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场址资源、绝佳的自然禀赋、雄厚的产业资源,汕头建设技术领先、集群效应显著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和服务聚集区基础扎实、前景广阔。
进入南澳县南部勒门列岛附近,可见万顷碧波之上,一座座风机筑起“白色丛林”,迎着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海风缓缓转动。2021年底,汕头首个海上风电场即大唐汕头勒门Ⅰ的24.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投产,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突破14亿度,与传统燃煤火电机组相比,可节约标煤4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
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娄淑军告诉记者,2023年勒门Ⅰ海上风电场预计全年发电量可达8.5亿度,目前扩建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谈及汕头举办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他认为大会展现了汕头开放包容的姿态,能够吸引到更多企业投资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引导企业在装备制造、运维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更广泛更深入地交流合作。
在同一片海域上,2022年底,建设规模约60万千瓦的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是目前粤东海域在建单体容量最大的项目,集约、节约用海指标达到广东省领先水平,预计2023年建成并网后,可实现年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
风从海上来,风能变绿电。眼看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异军突起,一大批风电企业则乘“风”而来、因“风”而聚。位于濠江区的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里,上海电气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基地率先落户,并陆续攻克前沿技术,创造多项“全球领先。近年来,大唐、华能、三峡、中海油、中国绿发、国电投等一批央企抢滩布局,为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注入强劲动力;国电南瑞、青岛武晓、江苏华纳、盘古润滑等一大批配套企业竞相逐鹿,构筑起日趋完善的风电产业链。
服务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必须把人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海上风电职业培训中心将重点建设为多功能、全场景的海上风电培训基地,全场景的海上风电培训基地,满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多层次人才需求,项目力争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则将联合汕头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完善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构建多层级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汕头建设全球海上风电人才聚集地。
全产业链项目填补国际空白
来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各种大型车辆和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处处建设工地巨臂林立,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四个一体化”项目如火如荼加快建设。
2023年2月,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打响开局起步第一枪,一批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其中,金风科技集聚洛轴、德力佳、中车永济、中材科技、北京鉴衡等风电产业链头部企业,联合京能集团共同建设的“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按照“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测认证一体化”的创新理念,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产品试验交付的完整闭环。项目将建成集20兆瓦级风电整机、轴承、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全产业链制造企业,以及检验检测实验室和大型科研装置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代表行业最高制造水平的“灯塔工厂”,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四个一体化’项目目前正在快速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实现部分竣工,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并可投入使用。”广东金风总经理许磊振奋不已,表示金风科技作为链主企业,将全力协同产业链及合作企业,共同推进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和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助力汕头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以此次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为契机,结合金风自身在海上风电及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经验与见解,与各领域专家、同仁共同探寻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区域能源转型的新路径,实现绿色低碳变革。”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在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中,“超大型风电机组动力学与电气特性研究测试实验室”建成后将一举填补全球空白,作为海上风电机组地面传动系统试验研究平台,实现4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真实受力工况的地面模拟,为风电技术创新和大型机组研制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我国风电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接下来,市海上风电专班和市发改局将在市委、市官方的正确领导下,以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为支撑,以协同创新为驱动,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服务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新城,使汕头逐步成为国家海上风电产业的根据地和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汕头市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发展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
协同创新发展高地加快建设
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凸显,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认证检测需求也愈发旺盛。作为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陆续迎来送往一台台前来接受“考核”的新型风机。
汕头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专责许鸿斌向记者介绍,项目首期建设4个机位以及升压站、试验楼,设计可为最大24兆瓦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提供并网试验和型式认证,将建设成为海上风电机组认证检测服务平台与公共试验平台,填补国内大容量风机检测的“缺口”;与此同时,还规划开展柔性低频输电、风储协同控制等项目研究,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支撑风电新技术和新装备研发,助力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聚焦海上风电协同创新基础设施项目,汕头正谋划布局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型输配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及相关实验与检测中心,为海上风电生产和消纳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
再将目光投向海上风电发展的生命线——海上风电母港。汕头是国家一类口岸,还与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城市有贸易往来。依托广澳深水港的优良条件,汕头加快建设功能齐全的风电母港主港区,形成覆盖粤东200公里范围的运维基地,覆盖东南亚地区2000公里范围的施工建设基地,以及辐射全球的装备及服务出口基地,成为面向全球的海上风电装备及服务出口、运维、施工建设基地的“桥头堡”。随着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3个2万吨风电码头开工建设,汕头“前港中园后城”的产业格局呼之欲出。
大潮澎湃,风鹏正举;向海图强,御风而行。迎着初冬的暖阳,汕头千万千瓦海上风电的巨轮劈波斩浪、扬帆启航,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引擎强劲有力、响彻蓝海。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30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