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教刺绣
▼
“携手绣未来”志愿服务项目助特殊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周二下午,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珠绣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广东最美志愿者洪裕静老师与往常一样来到市聋哑学校向学生传授刺绣技艺。洪裕静每周固定时间到市聋哑学校开展义务教学,坚持至今已有11年。她和儿子方杰先后带领该校287名学生学习潮绣、珠绣,更有50多名学生毕业后从事潮绣、珠绣职业工作。
去年,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这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勇夺金奖。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广东文化馆年会上,该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诚如项目的名称“携手绣未来”,非遗传承人用他们专业的技艺,创新推广形式传承非遗,在努力让非遗“活起来”的同时,也让非遗项目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据了解,“携手绣未来”是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市文化馆依托市级非遗项目潮绣、珠绣,组织文化志愿者到市聋哑学校开展教学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萌芽于2013年,旨在关爱聋哑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以文化浸润心灵,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聋哑学生群体,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自参加“携手绣未来”项目以来,每逢周二、周四,洪裕静老师和儿子方杰都准时到市聋哑学校为学生们传授潮绣、珠绣,用坚守带着学生们从无声的世界中“携手绣未来”。洪裕静老师告诉记者,起初,如何与学生沟通是摆在她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能够更好教学,她经常向学校老师请教简单手语,还参加学校开办的手语短期培训班。而随着刺绣课越上越多,学生们也慢慢成了她的手语老师。“我教她们刺绣,她们教我手语,互为老师。”在洪裕静看来,这些聋哑学生容易自卑,经常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通过学会刺绣这项技艺,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学生掌握了这门技艺,如果毕业后从事这一行,既能帮她们自食其力,又能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除了让市聋哑学校众多学生掌握刺绣技艺并获得工作机会,非遗项目传承人也通过言传身教更好地传承非遗技艺。洪裕静母子携手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带动了身边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汕头市文化系统的年轻志愿者也纷纷加入这一项目。
截至今年10月,“携手绣未来”项目共开展活动626场,参与活动志愿者达3756人次,先后指导了287位聋哑学生学习潮绣、珠绣技艺。经过11年的打造提升,“携手绣未来”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成效初显,组织体制日臻成熟,活动质量逐年提高,参与规模稳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一项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洪裕静告诉记者,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在汕头举行,学生们为此次活动绣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心手标”,有部分学生的刺绣作品在此次活动上展示。她表示将会继续坚持这个项目,带动更多的志愿者把这份爱和文化延续传承下去,携手“绣”出美好未来。
发表日期:2023年12月03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