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力促文化振兴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挖“文化+” 赋能“百千万”
▼
汕头澄海力促文化振兴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挖“文化+” 赋能“百千万”
2023年12月07日 17:40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杂技演员手持数根粗细如笔的竿子,顶着一个个圆盘快速旋转,各种高难度动作赢得阵阵喝彩;经典潮剧唱段《杨子良讨亲》,滑稽幽默的丑角让群众看得如痴如醉……近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3年汕头市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澄海区莲下镇许厝村文化活动中心举行,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化艺术。
站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起点上,澄海深挖“文化+”潜能,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为抓手,拓展优质文化服务阵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明实践质量效益,从区、镇、村各个层面同向发力,以文化振兴带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截至2023年11月,澄海全区共有8个建制镇获评区级以上“文明镇”,99个行政村获评区级以上“文明村”,37个单位获评市级以上“文明单位”,196户家庭获评区级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文明之花广为播种。
以文营城
盘活文化资源搭建精神家园
近几年,澄海多地陆续涌现出一些“出圈”的基层民俗文化活动,如上华烧塔仔、樟林火帝庙会等。一场地方民俗活动为何能吸引那么多人?究其根本,还是归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要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是第一步。为此,澄海主动邀请专业性强、深入了解澄海文化的专家团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澄海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打造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澄海持续深化“1+11+184+N”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强化全区1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自身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理论宣讲、图书阅览、文艺课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文化空间和文化内涵,科学制定文化活动计划,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品牌活动,搭建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坐落于澄海区莲华镇东光村的“潮声十五音”展示馆,便是近年澄海的新晋“打卡地”之一。日前,记者探馆看到,一本本古色古香的十五音系列字典令人眼前一亮,许多关于潮语知识的“干货”让参观者如同进入生动的方言课堂,直观感受到潮汕魅力。
该馆不仅是潮汕方言文化的主要文物收藏和展示场所,对潮汕方言的保护、传承和推广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也是一个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教育平台。
“潮声十五音”展示馆只是澄海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特色基地的一角。近年来,澄海区盘活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等特色资源,创新打造澄海区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特色基地、东里镇永定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侨批特色基地等具有“潮侨”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点)63个。
同时,盘活基层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文体广场等公共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特色基地(点),与实践所(站)的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服务、健身活动等多功能室实现阵地共享,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
目前,澄海全区11个镇(街道)均建设有综合文化站,二级站以上达标率100%,18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区图书分馆和服务点数达到10和45个、文化分馆和服务点数达到11和35个。
澄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版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共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34项、非遗传承人32名。
近年来,澄海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澄海民间艺术陈列馆、澄海民俗展览馆、澄海版画馆等主题展馆。打造澄海灯谜、西门蜈蚣舞两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以及永新鳌鱼舞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尚美香老菜脯市级非遗生产性传承基地。同时,常态化开展“灯谜进校园”“送戏下乡”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蜈蚣舞、双咬鹅舞等动物舞蹈巡演,不断拓展非遗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在推进文物活化利用上,澄海区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及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科学推进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继续推动陈慈黉故居修缮工程,做好秦牧故居、西塘、锡庆堂及樟林古港4处省保的保护规划,推进樟林古港海丝展览馆(澄海侨史馆)建设,建成永定楼侨批展览馆,充分打造澄海可见可闻可感的历史文化,全面展示潮侨文化。
以文兴业
培育文化企业拉动县域经济
澄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是中国玩具礼品之都,玩具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奥飞、星辉、森宝、启梦、群宇等大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强势,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强。
对于已经深耕几十年的澄海玩具企业来说,“原创IP”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澄海大力发展“动漫+玩具+IP+游戏+影视”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鼓励中小微文化企业加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推动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
“澄海玩具品牌拥有量全国第一,获得的IP授权和专利授权也是全国第一。我们将立足这个优势产业,把它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此拉动澄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汕头市澄海区委书记王楚彬表示。
这个暑假,全国各地影院坐满了小观众,作为深受众多小朋友喜爱的动画形象——“超级飞侠”第一次以“电影咖”的身份出现在大银幕上。首部大电影《超级飞侠:乐迪加速》在某平台点映开分就高达9.5,成为2023年亲子动画电影评分第一。
这部动漫电影取得的耀眼成绩,正是澄海玩具产业多年来深耕“自主IP”研发的有力体现。
从全球范围来看,接近75%的玩具都属于IP玩具。一个爆款IP往往能带动衍生角色共同发展,进而催生更多衍生产业,从而撬动整个产业链条。
“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的IP却不是中国的。”说起这事,星辉娱乐玩具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旭彬觉得如鲠在喉。早在10多年前,星辉娱乐就注意到玩具IP化发展趋势,踏上产业转型之路。星辉娱乐现在拥有国内外30多个IP的市场授权,产品销售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澄海玩具巨头奥飞娱乐也手握诸多知名大IP:“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些“卡通明星”不仅出现在动画片、电影上,还出现在小朋友的衣服、书包、鞋子、笔记本、保温壶等产品上,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奥飞坚持围绕自主动漫IP,打造集动画、电影、玩具、婴童用品、衍生品授权等业务为一体的“自主IP+全产业链”运营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IP玩具销售占该企业收入约37%。
数字创意与制造、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加速融合、相互赋能,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衍生品正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广东森宝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是澄海一家主打积木文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据总经理林泽哲介绍,该公司自2019年起在自主IP和IP共创合作方面深耕细挖,连续取得电影《流浪地球》、航母山东舰、航天文创、故宫文化等国潮IP,系列IP原创积木产品销售成绩亮眼。
在澄海科创中心,近百家企业、400余名科研设计人员在此集聚,围绕玩具科研设计、文化创意、创业孵化等环节紧张忙碌着。“通过‘玩具+IP’模式,澄海玩具不仅提升了创新能力,还延伸出更多产品类型,有效增加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园区企业广东圆野盛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伟东表示,IP作为文化载体,跟玩具深度结合之后能快速帮企业打开通道,形成双品牌结合的效益。
以文惠民
策划主题活动传播文明新风
走进秦牧故里品味侨乡文化,吹着晚风聆听风格多样的音符碰撞,看着文艺新星感受新一代的蓬勃朝气……今年暑期澄海好戏连连,一场场属于夏天的文艺活动,展示了澄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力新城的魅力。澄海区委宣传部精心策划2023暑期文化艺术周,在家门口为大人和小孩送上了丰盛的“文艺大餐”。
在“爱乐之澄”暑期文化艺术周首站活动现场,6名来自不同高校的澄海籍大学生相聚一堂组成乐队,担任演出嘉宾,为市民群众带来10多首各具特色的摇滚乐。音乐会现场气氛高涨,青年的活力和魅力在舞台上纵情显露,昂扬的歌声在广场中飘荡,摇滚的热情点燃了在场的每个人。
澄海潮剧团也为家乡带去首部表现潮汕侨领海外爱国救亡事迹的原创现代潮剧《一代侨领》。“澄海是文化艺术之乡,以往也有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但像这次演出周期这么长的还是第一次,这种形式应该延续下来。”澄海潮剧团团长余岳峰感慨道。
演出当晚,率团莅汕考察的泰国潮州会馆永远名誉主席、泰国潮剧公会主席黄迨光博士一行也专程来到澄海观看表演,与众多潮剧戏迷一同重温首位为抗日捐躯的海外侨领蚁光炎的光辉一生。“有机会从泰国来到澄海观看潮剧《一代侨领》,我非常感动。”黄迨光说,希望有机会能邀请澄海潮剧团到泰国演出。
一周的时间里,这场由澄海区委宣传部等部门策划打造的“艺术周”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也展示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澄海有很多学生在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高等艺术学校就读。无论是高雅音乐会还是工艺美术展,澄海都有大量的文化艺术人才足以支撑。”澄海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这次活动,成功挖掘、汇聚起了一支有活力的文艺队伍。
除了暑期文化艺术周,今年澄海先后策划开展“文化名家走读秦牧故里”“玩转全‘澄’·‘海’翻双节”等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澄海区充分发挥澄海“版画之乡”“灯谜之乡”“民间动物舞蹈之乡”优势,深入挖掘“潮、侨、红”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文艺轻骑兵等深入基层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的文化惠民活动3651场次,惠及群众13.8万人次。
此外,澄海区整合优化全区志愿服务力量,推动文化、教育、司法、卫生、环保、交通等重点领域建立区级志愿服务队伍424支,吸收注册志愿者15.03万人。畅通供需对接,不断优化“群众点单—阵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志愿服务模式。
据统计,2023年依托“i汕头志愿者之家”平台完成“点单”478人次、“派单”860场次、“接单”14421人次、“评单”124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6.7万小时,志愿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切实增强。
以文塑旅
挖掘澄海符号打造文旅名片
今年,汕头文旅市场持续火爆。迎着文旅市场回暖的风口,如何“圈粉引流”是澄海的必答题之一。对此,澄海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自然禀赋、地域特色,依托“潮、侨、红”等文化IP符号,因地制宜选址创新打造美食餐饮、非遗体验、文创手信等特色街区。
今年中秋之夜,上华镇岛门村“烧塔”活动吸引了四乡八里的群众前来观看,现场人山人海。伴随着喜庆轻松的音乐,活动现场人潮涌动。舞台之上,原创潮语顺口溜、歌舞表演等轮番上阵;舞台之下,祈福、猜灯谜、飞行日记、月下打卡等众多游戏互动带来欢声笑语;美食摊位上,月饼及各类特色美食让人大饱口福……
实际上,“烧塔”只是“双节”期间上华镇乡村旅游文化节的序幕。上华镇还在岛门村、菊池村、山边村设置3个会场,通过岛门“烧塔”活动、文艺汇演、菊池村手信花展、古村落寻宝游戏、山边村积木嘉年华等活动进行串联,让各地游客充分感受上华的热情与活力,展现上华镇工业发达、农旅兴旺、商贸繁荣的活力城镇新风采。
国庆节当天恰逢周日,隆都镇店市古墟热闹非凡。作为誉满粤东、声名远播东南亚的镇域瑰宝,店市古墟既是潮汕商业文化的传承,也是隆都历久弥新的文化名片。去年,在澄海区委、区官方的高度重视下,在深圳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店市古墟得以恢复昔日的繁华,并迅速成为爆红网络的打卡点,为提升周边区域“墟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一年的实践证明,店市古墟的运营是成功的。”隆都镇委书记魏思超说,古墟自今年2月试业以来,每到墟日都吸引成千上万从各地前来赶墟的商客,店市古墟日均吸引商客量超1万人次。
由于盛产薄壳和薄壳米,澄海区每年都会在盐鸿镇举行薄壳美食节,这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为了让游客能够品尝到多种风味的薄壳美食,今年的薄壳美食节持续至10月8日。
国庆长假期间,每到饭点,澄海壮雄薄壳美食园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食客,他们都是奔着鲜甜的薄壳而来。壮雄薄壳美食园推出了30多种薄壳的吃法,形成“薄壳宴”,其中既有经典的薄壳米丝瓜爽,又有粗料精制的红烧鱼皮薄壳米,各具特色的口味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近年来,澄海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将传统建筑、地道美食等特色元素进行串联,先后举办“狮头鹅文化节”“岛门葡萄文化节”“薄壳美食文化旅游节”“樟林林檎文化旅游节”等文旅节庆活动,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风情的旅游产品。
此外,澄海推出了“古村探访·红色之旅”一日游、“丝路寻踪·文化之旅”一日游、“潮风侨韵·休闲之旅”一日游、“特色产业·实践之旅”一日游4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深入挖掘潮侨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科普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工业+”“研学+”“文化+”“玩具+”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