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侨领蚁光炎一生简朴却倾尽所有支持公益事业,其位于澄海的故居将进行保育活化
▼
爱国侨领蚁光炎一生简朴却倾尽所有支持公益事业,其位于澄海的故居将进行保育活化
2024年07月01日 10:20 来源:汕头日报作者:许玉璇
编前话
汕头,是一座大爱之城。
无论是旅外乡亲还是汕头市民,一代代的汕头人接力传承,用善行义举筑起“爱的桥梁”,以守望相助唱响“爱的奉献”,在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中彰显情怀,汇聚向上向善的爱心力量。
汕头人的善举,离不开文化厚土和淳朴民风的滋养。“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神品格,早已镌刻进每个汕头人的骨子里。一个个朴素而动人的故事,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光芒。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力量投身公益事业,弘扬正能量,本报今起推出《善行潮汕》版面,广泛宣传我市各级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和广大潮商、潮人热心公益、为家乡奉献的感人事迹,展现潮籍企业和慈善家们开展的公益行动和慈善项目,推动我市公益慈善事业更强更快发展,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营造浓烈氛围。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汕头,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有力地推动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了热爱祖国家乡的华侨同胞。在6月30日“广东扶贫济困日”到来前夕,记者走访了泰国侨领蚁光炎的故乡南畔洲村,了解他充满大爱的辉煌一生,以及其家族继承优良传统,对祖国家乡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情系桑梓
回乡第一件事是办学校
蚁光炎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南畔洲村一处小院落中,一厅一房。在这里可以见到一些与蚁光炎生平相关的照片及书信展示。
据蚁光炎家族后人介绍,蚁光炎出身贫苦,为改变生活现状,年轻时就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几经辗转落根暹罗(泰国),凭着勤谨能干,逐步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从航运起家,到多业并举,成就卓著,最终成为闻名泰国的实业家。
业有所成之后,蚁光炎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回到家乡,他回乡第一件事,是出资在家乡创办了南洲小学,使这个有着1000多人口的村子有了第一所小学,让村里许多没有机会念书的穷孩子有了入学的机会。
出身贫寒的他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富国强民必须先从教育着手。此后经年,蚁光炎对潮汕地区的教育事业一直很关心,除了担任澄海中学和潮阳西关学校的校董外,还在财政上对汕头海滨中学等校给予支持。
在泰国,他更是竭尽所能帮助贫苦的华人子弟获得求学的机会。1931年,他毅然捐款3000铢赞助曼谷华文学校新民学校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难题,此后一直担任该校董事会主席,在经济上大力支持。他还牵头在泰国创办了多所华文学校及其他学校,为泰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活简朴
精力财力用于福利事业
因为自己经历过贫困,蚁光炎对穷苦人家的困难最能感同身受,除了热心办学,平日里更是乐善好施,对前来求助者有求必应。
据他的儿子蚁锦中所著《蚁光炎传》中描述,蚁光炎从不讲究生活享受,衣着非常朴素,一日三餐也简单,总想多省些钱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他将自己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用在为社会谋福利的慈善机构上,如中华赠医所、天华医院和华侨报德善堂等。
1936年,蚁光炎当选为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十五届主席,同年,被推选为首届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
报德善堂是泰国华人社会成立的一个救死扶伤的慈善机构,建立初期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资金来源,蚁光炎联合泰华总商会成员,着手对报德善堂进行改组,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真正为穷苦侨胞谋福利的慈善机构,并获得泰国官方批准,成为一个合法慈善机构。自此,报德善堂迅速从曼谷向泰国各地扩展,蚁光炎连任了三届董事长,直至1939年不幸遇难。
蚁光炎任职期间,在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医疗机构。抗日战争第二年,在日军疯狂的进攻下,中国军队和老百姓伤亡很大,救护医疗设施又缺乏,蚁光炎在报德善堂机构下设立了救护队,一方面为当地群众服务,一方面也培养和输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的救护队人才。
几十年前,泰国华人自己的医院很少,这对于那些进泰国医院分娩的产妇来说困难很多。蚁光炎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发起一场募捐活动,并带头捐钱。在筹集到一笔资金后,他在报德善堂大院内建造房子,招聘医务人员,创建了第一家华人妇产科医院,专门为华人妇女服务。后来,这家专科医院和上述的救护队发展成为闻名的华侨医院。
心怀家国
投身抗日救亡为国捐躯
抗日战争爆发后,蚁光炎挺身而出,宣传抗日救国,发起抗日募捐,成为领导泰国侨胞支援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军人物。
1938年,他与有关人士筹划并成立了潮州会馆。当年,潮汕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米粮奇缺,价格暴涨。刚刚诞生的潮州会馆很快成立了一家米粮平价公司,从泰国购买大米,然后运到潮汕地区平价出售,既稳定了当地的粮价,又解决了人民的缺粮问题。
1939年4月,蚁光炎不顾个人安危,回国参加广东省参议会,传达侨情,并到前线慰问抗日战士,到灾区察看灾情,到重庆了解抗日政策。其间,他还抽空回到家乡看望乡亲,并专门带了很多大米救济乡亲。
了解到战争爆发致使侨批汇路不畅,潮汕侨眷经济来源失去保障,回程经过香港的时候,蚁光炎还通过与香港银行界商洽沟通了潮梅汇路,解决了侨眷收不到侨汇的难题。
回到泰国后不久,蚁光炎遭日伪特务暗杀,成为首位为抗日捐躯的海外侨领。
后继有人
接力传承造福祖国家乡
蚁光炎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
他生前主持组建的华侨报德善堂,由泰国侨领郑午楼、陈振敬等接任董事长后,继续发扬扶危济困的精神,逐步发展成为泰国最大的慈善和救济机构,其工作范围涉及救灾、资助办教育、医疗等利民事业,救灾活动还从泰国扩展到印度等国外地区。1991年夏天,中国华东地区数省遭受到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水灾,郑午楼领导的报德善堂在泰国发起救灾活动,共向中国灾区捐献大米三千多吨。他们创立的华侨医院也进一步得到扩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医院。
如今,蚁光炎的孙儿蚁凡成为新一届的华侨报德善堂董事,接过爷爷扶危济困的衣钵,继续传承百年义举救死扶伤。
蚁光炎等人筹划创建的泰国潮州会馆也日益壮大,目前已成为旅泰华人中最大、最具实力的会馆之一。
蚁光炎的侄儿蚁美厚,在蚁光炎的影响、教育下,逐渐成长为泰国著名爱国侨领。抗日战争胜利后,蚁美厚积极组建“泰国华侨各界建国救乡联合总会”并担任总会会长。1949 年6月,蚁美厚应邀从泰国回到中国,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并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20世纪50年代起,蚁美厚在广东长期从事侨务工作,将后半生献给祖国建设事业,为全国侨务工作特别是侨联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蚁光炎家族也继承传统,积极为家乡做出贡献。多年来,家族为家乡南畔洲村捐建了戏台、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光炎路、蚁光炎纪念堂等众多工程,还在市区七日红公园捐建了蚁光炎纪念亭、蚁光炎纪念画廊等。
目前,东里镇正在对蚁光炎故居、蚁美厚故居相关文化遗产及红、侨资源进行挖掘和保育活化,整修提升周边环境,保护好其捐建学校等珍贵遗存,结合“百千万工程”,规划打造具有浓厚特色韵味的红色资源村。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