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夜态”点亮幸福之光

▼
龙湖区创新推出“文明实践+夜校”模式

在龙湖区幸福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创新悄然上演。龙湖区龙祥街道志愿者协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创新推出“文明实践+夜校”模式,为幸福公园的夜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
实践赋能,激活群众“夜能量”
自2023年起,龙祥街道志愿者协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与志愿者驿站,深度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协会拥有50多位持有行业资质证书的志愿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吸收、分步实践、分类整合”三步走策略,推动实践服务常态化、模式化。
协会引进行业老师对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分步多向实践以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并对资源进行再整合,最终将实践服务以“文明夜校”的形式固定下来。每周四晚,“文明夜校”面向群众开设健身舞龙、应急救护、普法教育等一系列惠民课程。其中,健身舞龙(又称“健身彩带龙”)作为一种融合传统舞龙技艺的健身运动,因其易学易上手的特点,受到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应急救护课程借助人体模型、AED训练机等设备,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火灾逃生等实用技能;普法教育则以助力社区治理为目标,向群众普及政策法规,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如今,幸福公园“文明夜校”已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承、技能提升与社区治理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双向奔赴,打造可持续模式
幸福公园“文明夜校”始终将学员的需求放在首位,这种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不仅体现在项目成立时对活动课程的精心筛选上,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协会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每期课程结束后都会搜集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持续动态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应学员要求,应急救护课程增设了“儿童急救”模块;考虑到上班族的时间安排,健身舞龙课程调整了授课时间。
群众通过参加“文明夜校”课程,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在口口相传中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许多学员在掌握课程技巧后,依然坚持来上课,主动帮助新学员快速掌握技能,逐渐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这种“学习、实践、反哺”的闭环模式,让“夜校”与群众实现了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文明夜校”累计开展课程服务40余场,惠及居民8000余人次。
破立并举,小夜校赋能大治理
当前,社区群众普遍面临“工作忙、社交窄”的问题,不少青年沉迷于网络社交,同一小区的居民之间也缺乏深入沟通交流的渠道,导致“精神孤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何破除这一困境成为关键。
幸福公园“文明夜校”以兴趣为导向,针对社区人群特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课程。凭借良好的口碑,逐步产生了社群效应。群众在课程体验中,不仅消除了工作的疲劳和紧张,还在互动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有效消解了生活中因沟通不畅产生的邻里矛盾。
群众在“文明夜校”中获得了满足,同时也积极支持社区治理工作。部分学员还选择留下来成为协会的志愿者,实现了从课程参与者到社区建设者的华丽蜕变,幸福公园“文明夜校”的核心价值正逐步显现。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