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龙头遭穆迪降级!老板是“大刘”胞弟,投资债券开启千亿富豪路

▼
地处香港最繁华地段铜锣湾,崇光百货每次周年庆都因人山人海的盛况被挤上热搜。但受疫情影响,崇光百货业绩滑坡,连累母公司利福国际净杠杆率处于高位,如今被穆迪下调评级。
零售主业滑坡之际,利福国际加码债券投资,寻找“稳稳的幸福”。实际上,利福国际背后老板刘銮鸿和其兄嫂刘銮雄、甘比一样,都十分热衷债券投资。
01
杠杆率高企,崇光百货母公司遭降级
8月11日,穆迪将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利福国际”,1212.HK)的企业家族评级从“Ba1”下调至“Ba2”,同时将其担保发行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2”下调至“Ba3”,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贷官Gloria Tsuen称:“在较长时间内,利福国际的净杠杆率将保持高位,因为在COVID-19疫情和经济低迷情况下,金融资产投资增加,收益和现金流大幅减少。”
财务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利福国际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
截至今年6月底,利福国际的调整后净债务(包括上市短期金融资产的50%,已披露高收益债券除外)增至110亿港元,调整后净债务/EBITDA比率由去年年底的3.5倍升至7.6倍。
穆迪预计,调整后净债务/EBITDA将随着收益恢复而逐步改善,但在2021-2022年间仍将保持在4.5-6倍左右。未来1-2年内收益仍将明显低于2019年水平,长期复苏要等到2021年。
债市观察注意到,净杠杆率处于高位的利福国际,截至2020年6月30日,还有68.31亿港元的应付债券。
具体来看,包括一笔十年期2.87亿美元(利率4.25%,2022年10月到期)、一笔五年期3亿美元(利率4.875%,2024年7月到期)、一笔十年期3亿美元(利率4.5%,2025年6月到期)的债券。
距债券到期时间尚早,利福国际当前流动性也较为充足。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35亿港元,足以覆盖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38.34亿港元。
02
零售主业滑坡,加码债券投资
据官网介绍,利福国际是扎根于香港的龙头零售营运商,在香港专门经营中高档次百货店,旗下两家崇光百货分别为全港最大型位于铜锣湾的旗舰店以及尖沙咀店。
利福国际的营收主要是来自旗下百货店的特许专柜销售以及货品销售。受疫情影响,内地赴港游客减少,再加上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香港社会运动,利福国际业绩很难不受影响。
2020年上半年,利福国际实现收入约9.42亿港元,同比下降55.2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2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溢利约12.86亿港元。
至于利福国际净债务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收益和现金流大幅减少,另一个方面则是公司增加了对流动性较差的证券(如高收益债券、非上市基金和证券)以及个股的投资。
整体来看,上市债券投资无疑是利福国际金融投资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6月底,利福国际持有上市债券高达26.31亿港元,较2019年底增加了14.27亿港元。
此外,公司还持有非上市债券2.33亿港元,非上市股权挂钩债券2.19亿港元,以及个股、基金等金融投资品种。
图片来源:利福国际2020年中期业绩报
值得一提的是,利福国际董事局主席刘銮鸿正是香港知名富豪“大刘”刘銮雄的亲弟弟,人称“细刘”。今年2月,刘銮鸿以120亿元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692位。
比起“大刘”,弟弟刘銮鸿相对内敛保守,却也是一方商界大佬,他身兼华人置业、广生行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主席及董事,并掌控利福国际、利福中国、利福地产三家上市公司。
有意思的是,兄弟二人不仅是并肩作战的香港股市狙击手,还同样爱好债券投资。
03
刘氏家族热衷债券投资
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经济局面仍由英资掌控,到了70年代末,以李嘉诚、包玉刚等人为代表的新兴财阀强势崛起。80年代,“大刘”带着“细刘”,以黑马之姿大举杀入港股。
刘氏兄弟祖籍潮州。1978年,“大刘”与友人梁英伟创办爱美高,当时石油危机阴影尚未消散,受益于欧美当时提倡节约能源,爱美高生产的古典吊顶风扇大受欢迎。
不到两年时间,爱美高雇员从22人发展到上万人,“大刘”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个亿的财富。1983年8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爱美高上市,彼时其总资产达5亿港元。
此后,1983、1984年间,刘氏兄弟开始投资美国的国库债券。因为有将近12个小时的时差,兄弟二人轮流颠倒时间、晨昏错乱近1年后,他们卖掉了手上所有美国国债,赚了近10亿。
正是凭着这10个亿,二人开启了长达两年的股市狙击。1985年到1987年,他们联手狙击了能达科技、华人置业、中华煤气和香港大酒店,赚到上千亿的身家,从而名声大噪。
时至今日,刘氏家族仍然十分热衷于债券投资。今年1月底,恒大共发行了近60亿美元票据,甘比牵头刘氏家族成员共认购10多亿美元。
消息指出,甘比购入债券的目的以收息为主,并非看重债券的价格波动,又指该批债券年期较短又相对高息,回报十分理想。
实际上,以华人置业为平台,“大刘”和妻子甘比近年投资了不少高息债,仅2019年就买入11只总额约23.85亿港元的债券。
在“大刘”夫妇的债券投资领域,不仅包括恒大、佳兆业、融创、中梁控股等内房高息美元债,还有如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发行的偏低风险永续债。
可见,利福国际老板刘銮鸿和其兄嫂都偏爱投资债券。在零售主业滑坡之际,利福国际还遭穆迪降级,如今加码债券投资,追求“稳稳的幸福”。你对此怎么看?欢迎在文末留言。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