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上“天”入“地”

中国平安上“天”入“地”


2020年12月31日 16:41
来源:大摩财经作者:

内蒙古草原的牛羊群,中国西部人迹罕至的矿山,乃至太平洋上的远洋货轮,都可能因为一颗卫星与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发生奇妙的连接。

“放卫星”,并不是Elon Musk或科技巨头的专利。12月22日,一颗名为“平安1号”的卫星成功发射,这颗覆盖南北纬18-54度的近轨卫星,是平安银行定制、国内首颗为金融服务的卫星,也是中国平安“星云物联”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启用,是中国平安物联网的一次升级,也意味着中国平安数字金融进入了新阶段。

作为物联网金融的先行者,中国平安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启动RFID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白酒、钢材、汽车等商品仓储,化解动产抵押融资难的困境。现在,强大的卫星技术跨越了地面空间的障碍,赋予数字金融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养殖业为例。过去,无人机巡视已经是管理草原牧场牛羊群的最高科技手段,由于缺少有效抵押和自然灾害、牲畜疾病等不可控因素,牧民几乎难以获得稳定的信贷资金;但现在,中国平安可以通过卫星实时监控到戴有“项圈”传感器的每头牛羊,将牛羊变成了数字风控的金融资产。由此,牧民将更容易对接贷款以应急或扩大养殖规模。

农业、工程、运输乃至能源行业,都是中国平安卫星物联网重要的应用方向。让这些行业难以被抵押融资的企业“沉睡资产”,具备“金融化”的价值,是过去几年数字金融的努力方向。

现在,中国平安走在了行业前列。有了“天眼”,无论是偏远地区的土木基建工程,还是海上的远洋货轮和集装箱,中国平安均可以高效远程监控与跟踪。在此基础上,中国平安能够提供从供应链金融到线上融资租赁、设备产能预售融资等一系列数字金融服务,打通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阻点。

而这,仅仅只是中国平安科技故事的最新一幕。

过去几年,中国平安以科技破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社会民生,技术沉淀从量变到质变,再外溢至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终于到了一飞冲天的时刻。

上天入地

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精准扶贫,是平安集团近年来回归金融本源、践行社会责任的两条主线,也是中国平安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

横亘在中国平安面前的,是怎么破解中小微企业、农村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级难题。

小微企业“三表”不全、缺少质押物,很难达到银行的传统风控标准。对于“三农”资产来说,更存在不好确权、难风控、风控成本高的障碍。

这也导致:中小企业和农村信贷长期依赖政策推动,同时面临高不良率的巨大挑战。作为服务农村的主力,农商行平均不良率远高于其他银行。

光靠资金帮扶,解决不了信用与风控。中国平安的解题钥匙,还是落在科技创新。

从2018年起,平安集团启动了规模宏大的“三村工程”,助力农村扶贫及农业转型升级。近三年时间,“三村工程”在宁夏、陕西等20多个省区落地,中国平安为此投入了近300亿元扶贫资金,这其中巧妙运用科技智慧解决农村金融难题,成为中国平安的一大创举。

宁夏中宁是枸杞之乡,也是西北的深度贫困地区。中国平安在这里开展产业扶贫,建设了数千亩的枸杞基地。种枸杞,中国平安也是讲究“智慧”的。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想要高质量发展,提升产能、品质、销售是关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平安产险用上了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创新推出了枸杞的“溯源+品控+保险”模式。

区块链技术,再连上物联网设备,辅以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等,农产品在全生长周期就处于数字化运营、可监控和可溯源状态,为中国平安给种植户定保定损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基于全产业链可溯源,中国平安还推出了预售模式,让消费者提前购买到最佳品质、最佳生长期的农产品。

随着卫星上天,中国平安将能够对农业种植环境如气候、土壤,乃至产业布局、后续的物流等做更精细的分析。随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平安的风控水平和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更能进一步驱动农业现代化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中国平安的“星云物联”平台已接入超过33万台物联网设备,服务企业客户数量超过1万家,除了智慧农业、养殖业,还覆盖工业、运输、仓储物流、新能源等多个关键行业。未来,中国平安的卫星物联网将承载万亿规模的供应链及数字金融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采用,使中国平安的数字金融风控成本已大为降低:无论是核保理赔还是放贷,过去都大量依靠人工,这对于分散的中小企业和“三农”客户来说,不经济更不现实;传统不动产转化为数字资产后,既解决了抵押问题,对金融机构的风控也是明显降本提效。

这也是中国平安为什么要“放卫星”的原因:卫星商用技术已经成熟,且覆盖范围大、时效性强,一颗卫星就能使中国平安的数字金融风控成本进一步大为降低。这就意味着:更低的普惠金融利率。

通过技术降低金融成本,本就是金融科技的核心内涵之一。中国平安做到了普惠的“金融科技”,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新增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做到了“真让利”。

有了科技创新利器,平安集团的金融资源得以更多下沉到小微客群。三季报显示,普惠小微企业较年初增长12.6%,余额近2500亿元,在平安银行贷款余额中占比达到9.6%。目前,平安银行的小微贷款客户数已超60万,在股份行中数量最多。

与此同时,得益于科技赋能风控、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随着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相反,截至三季末,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32%,较年初还下降了0.33%,体现出优秀的资产质量管控水平。

一个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系统才具有更现实的意义。中国平安用实践证明,用科技创新驱动普惠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最终能够成功。

科技破局

金融主业和社会价值互相促进,是中国平安在科技领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过去十年,中国平安投入1000亿元用于科研,孵化出价值逾700亿美元的科技业务,占中国平安总体估值约1/3。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已拥有近6亿互联网用户,科技业务总收入达到650亿元,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等新的增长引擎正快速带动业务价值增长。

中国平安全力向科技转型,起于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危机感。

普通人习惯用智能手机之前,传统金融的科技部门也还基本停留在IT信息化时代,大型机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轰响了科技变革的奏鸣曲,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接踵而至,科技巨头渗透入保险、金融业,给中国平安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平安集团的2013年元旦致辞中,马明哲喊出了“科技引领综合金融”的口号,他充满危机感地写到:

“科技的发展,不仅为金融业引入新的竞争主体,也在逐步改良甚至完全重塑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带动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竞争不断升级,将对传统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那时起,中国平安每年将1%的营收投入到科技研发,并从外界大规模引进核心科技人才,开启了科技赋能金融、“金融+科技”战略。至今,中国平安已拥有8大研究院、57个实验室,11万名科技员工、超3000名科学家。

依托平安集团丰富的金融场景,不断迭代试错,从2017年开始,中国平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上快速突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的科技专利累计超过2.8万项,其中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已排名世界第一。

近几年,随着科技创新价值日益突出,中国平安对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愈发深刻。2017年,中国平安提出由资本驱动型转向科技驱动型公司;2019年,中国平安更新品牌标识,将“金融+科技”更清晰的定义为平安的核心主业。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陆金所等科技业务也陆续上市。

科技引领业务变革,让中国平安完成了基因上的蜕变。

——提升金融主业的服务水平。

中国平安的智能机器人广泛用于银行、保险等领域,覆盖超过2000个场景,像平安寿险的代理人团队用智能拜访助手展业、用AI机器人做人脸核身,推动了寿险业务的战略转型;平安产险能够结合图片定损等AI技术提供精准极速理赔,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平安银行通过智能评估发信用卡,过往人工审核要两天,现在只需两分钟,新的智能风控模型能够让信贷损失减少60%。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受AI驱动的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达到1763亿元,同比增长104%。

——赋能医疗生态圈,打造业务价值的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平安深度布局医疗健康生态,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最新数据显示医疗专利申请数排世界第一。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在线医疗平台,服务3.46亿医疗用户,覆盖近两万医疗机构,以及药店、药厂等全产业链生态。

中国平安的医疗生态更在获客留客、提升客均价值方面与金融主业产生协同:目前,中国平安15%-20%的新增金融客户来自于医疗生态圈,使用医疗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3.1个(不使用医疗服务的客户平均为2个)。

——科技能力输出,赋能外部的行业生态。

科技能力从“0到1”,激发了中国平安的内生性变革。科技成为中国平安主业之一后,下一步就是“从1到N”,将核心技术能力模块化、批量化、可复制化,赋能外部的行业生态。

年轻的金融壹账通、平安智慧城市就是中国平安的科技能力外溢的典型。

金融壹账通从中国平安的金融技术方案部门起家,既有对金融行业的深刻理解,又有丰富的科技经验。独立后短短几年,金融壹账通已经累计服务600多家银行、100多家保险机构,成为国内金融科技系统的领先公司。

平安智慧城市则将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核心技术输出到政务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升级。平安智慧城市为深圳打造的“i深圳”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7000多项服务,实现95%的个人服务、70%的企业服务线上办理,平安智慧城市还帮官方打造了一系列智慧政务平台,助力深圳的网上政务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结语

“以改革,应万变。守初心,得始终。”这是在宏观经济波动叠加疫情冲击之下,马明哲对中国平安最新的寄语。

初心是什么?以科技驱动,用技术和产品“服务国计民生,守护万家平安”,这是初心;抓住百年变局的战略机遇,成为民族金融的典范和科技创新的标杆,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贡献心力,这是初心。

创业三十余载坚守初心,中国平安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之一。深耕十年,中国平安又通过科技创新,搭建覆盖医、食、住、行等服务全生活场景的生态金融产业链,掌握了下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守初心践行,方得善果,是为有始有终。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