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中国平安的2020年:逆势中的进取与进化

复盘中国平安的2020年:逆势中的进取进化


2020年12月21日 15:02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作者:

砺石导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房地产调控与中美贸易战等多重因素作用的2020年,中国平安一方面镇定应对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在各个业务领域并没有保守求稳,而是积极推进转型变革、升级业务能力。在这样的特殊年份,还能将“转型”与“变革”作为全年最核心的战略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平安的强大进取心与进化能力。

 

华生、尹炜锋| 文

 

1

 

不平凡的2020

 

2020年,注定是中国商业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一方面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政策对地产行业加大调控带来的对各行各业的连锁反应,再加上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让国内很多企业都面临不小的压力。

 

但随着2020年即将结束,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整体商业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其中好的企业被格外凸显,不好的企业多遭遇较大的危机。这个现象在2020年的资本市场更是得到了相比任何一年都明显的体现,几乎所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好企业都表现出极强的抗风险性,而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大多表现低迷。

 

分析背后根源可以发现,行业景气的时期,即使企业经营基础薄弱,旺盛的市场需求也能带动业绩的增长;然而,当行业出现系统性危机时,一些商业模式欠佳、组织能力低下、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极可能随之出现经营危机;相比之下,真正具有拥有内生成长动力、有长期竞争力的企业反倒可以快速做出调整,逆势之中化危为机。其中,中国平安就是优秀企业“逆势之中见真章”的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

 

受疫情影响,中国平安所在的金融保险行业无疑是危机重重。线下沟通恢复迟缓,致使对线下展业比较依赖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负面影响;经济下滑带来企业不良贷款比例升高,致使相关金融业务面临信用风险上扬的不利影响;另外,国内外股市剧烈波动、市场利率下行,导致权益类资产贬值、国债收益率下行的风险压力加大……

 

但就是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2020年的中国平安,不仅在资本市场表现平稳,各项业务也纷纷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不禁要问,平安是如何做到的?

 

2

 

逆势进取

 

为搜寻答案,笔者阅读了近一年各大券商对中国平安出具的研究报告,发现在报告题目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转型”与“变革”,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外界对中国平安的共识评价。在系统盘点中国平安2020年的整体表现后,笔者也有同样的感受。

 

首先,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平安镇定应对,分别从金融保障、医疗科技与公益捐赠三个方向抗击疫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期间,中国平安全集团为受影响企业、客户及一线医疗机构提供超过18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累计损资损物1.8亿元;同时,各业务线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抗疫:平安产险为全国10万小微企业提供总额超1000亿元的专属风险保障;平安好医生业务率先推出抗疫24小时线上义诊;平安医保科技支援近百家医院远程阅片,派遣移动CT影像车驰援武汉……

 

其次,积极抗击疫情之余,中国平安沿着“金融+科技”与“金融+生态”战略主线,在寿险、产险、银行、智慧城市等业务领域坚定推动一系列的转型与改革。

 

根据2020年三季报,中国平安的净利润下滑逐渐收窄、营收利润增长4.5%,显示出抵抗外部风险的经营韧性,这一方面得益于平安所坚持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模式本身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平安对外部风险的快速响应,如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有效化解。

 

在此基础上,平安仍然坚定不移地推动业务的转型与改革。

 

寿险业务改革在今年全面深化。这场以“渠道+产品”双轮驱动、以数字寿险为方向的改革,源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客群需求发生变化而传统代理人模式无法持续的背景,其核心在于从文化、管理、产品、渠道等方面全方位升级业务队伍。为此,平安制定了15个改革项目,其中至关重要的新版基本法在今年全面落实。

 

产险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在今年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是平安实现业务过程智能化、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产险业务而言,其核心是支撑营销、定价、作业、风控等业务过程的智能化。正是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最快3分钟结案的“一键理赔”功能、快速成交的“一键续保”功能得以在疫情期间迅速上线,平安好车主APP月活用户突破2900万也侧面印证了转型成效。

 

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作为实现“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的重要举措,平安银行的数字化着眼于数据治理、数据中台、AI平台三大项目群的建设,今年推出的“A+新核心系统”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由银行科技团队自主研发,可以支持10亿级交易账户、实现10亿级海量日交易量,从而保证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

 

传统的寿险、产险与银行等金融主业积极变革背后,科技赋能业务的作用越来越突显。2020年,科技的赋能不仅作用于中国平安的金融主业,还作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科技对金融业务的赋能方面,我们能在2020年看到中国平安不少领先行业的成果。比如,平安人寿在行业中首创“智能预赔”服务,将理赔环节前置,使客户在住院前即可获取赔付,经济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这一服务能够实现,其背后正是平安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上的持续积累。同样,前文所提平安产险首创的“一键理赔”也是源于科技的支撑。此外,平安银行信用卡推出SAFE智能反欺诈系统、平安好医生推出“在线医疗全程安心保障”计划……,科技在中国平安的所有业务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赋能下,智慧城市业务也在取得新的突破。这项业务围绕“优政、兴业、惠民”三大主题展开,是平安“科技+生态”战略下重要的生态布局之一,其模式的本质是将平安在金融、医疗健康方面积累的科技、经验输出到城市建设,服务范围涵盖政务、生活、交通、医疗等。

 

2020年,中国平安累计在国内144个城市落地这项业务,城市数量相较2019年底增长25%以上,可以看到布局正迅速展开。今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平安为深圳打造的“i深圳”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平安的建设下,该平台集成近8000服务事项,其中260项可以实时核验、自动审批,实现95%的个人服务、70%的企业服务线上办理,体现出平安在科技对外赋能上的强大实力。这股实力也反映在平安的研发成果上,2020年,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两项智慧城市建设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平安专利申请量均位列全球第三。

 

3

 

医疗生态圈战略

 

2020的逆势之下,平安几乎所有业务都在前进,但在诸多进展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中国平安在9月22日于深圳举行的投资者开放日活动,这一天,中国平安首次全面披露了医疗生态圈战略及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笔者在总结大多数多元化战略取得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新业务选择上有着极为审慎的思考。第一是新业务处于一个具有足够有吸引力的市场,第二是与原有主业高度协同,第三是在新业务所在市场具有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分析中国平安的医疗生态圈布局,便是基于上述三个逻辑的准确业务布局。

 

首先,中国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庞大,预计2030年有望增至16万亿元,为中国平安的未来增长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其次,医疗健康与金融主业有高度的战略协同。平安从20多年前就以保险参与到医疗健康行业中,期间积累的行业资源、科技能力能有效赋能医疗健康生态的布局;同时,医疗健康生态的形成能反哺金融主业,形成良性循环。再次,已然成势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领先的科技积累、全牌照的金融实力都让中国平安在医疗健康行业拥有差异于保险公司或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优势。如此看来,中国平安“金融+医疗”的未来非常可期。

 

对于这样一个与金融主业高度协同,市场可期的前景业务,中国平安很早就开始谋篇布局。例如,创业早期就通过保险参与到医疗健康,后来于2017年提出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已将医疗健康的生态圈布局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选择在三年后的2020年全面发布,也意味着中国平安对医疗生态圈的思考进一步成熟;这从本次发布的战略蓝图上,也可以看出。

 

从顶层的战略设计上,中国平安医疗生态圈生态战略是将从官方、用户、服务方、支付方与科技等5个方面发力构建医疗生态闭环,以抓住医疗健康市场的巨大发展机遇,打造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针对上述5个方面,中国平安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完善业务布局,例如平安智慧医疗主要服务官方端,平安好医生占据用户及线上医疗服务端,平安智慧医疗占据线下医疗服务端,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医保科技与平安健康险服务支付端,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术研究支撑,这些业务之间形成有效互补。

 

目前,中国平安医疗生态圈建设已经初具雏形。其中,平安好医生作为医疗生态圈的最重要成员,截至目前用户数高达3.46亿,月活跃用户数达6727万人,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同时聚集全国近万名专家,线下服务网络涵盖11万家合作药店、4.9万家合作诊所及2000多家体检中心,并推出子品牌“平安医家”,构建专业医患沟通的桥梁。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至27.5亿元,其中在线医疗收入大幅增长107%至6.95亿元。

 

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位列全球第二,在6项医疗影像国际竞赛中获得第一,疾病覆盖数超3万种,就诊数据超10亿条,医疗科技调用超3亿次。平安医保科技也于今年中标青海、贵州、海南等8省医保平台建设项目,累计中标12省医保平台建设项目,在全国医保省平台信息化建设领域领跑市场。

 

另外,中国平安在医疗科技领域也频获科研和赛事荣誉。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位列全球第二,联合国内外权威医院在《柳叶刀(The Lancet)》子刊《EBioMedicine》、国际重症医学顶级期刊《Critical Care Medicine》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国际生物医学机器翻译比赛中斩获冠军。2020亚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平安AskBob AI医生心血管病综合管理能力媲美参赛专家医生团队。

 

从中国平安健康生态圈目前的业务成果来看,其不仅为中国平安带来了全新的业务增长点,还很好地实现了与金融保险主业的协同。例如,根据中国平安官方数据显示,其每年15%到20%新增金融客户来自于医疗生态圈,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3.1个(不使用的为2.0个),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AUM约1万元(不使用的为5600元)。

 

另外,中国平安健康生态圈战略并非孤立存在的,其是中国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整体战略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健康生态圈之外,中国平安还将围绕“金融服务、汽车服务、房产金融与城市服务”等其他四个核心领域,构建生态圈,拓宽客户渠道来源。

 

目前,在上述几个核心领域,中国平安除了在金融服务主业之外,便是将医疗健康生态圈建设作为最核心的发展方向。据悉,平安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投入到医疗生态圈。未来,随着健康生态圈战略的初步成型,相信中国平安在其他几个生态圈领域的业务布局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些生态圈的成熟,都将大大丰富中国平安的收入结构,并对中国平安的金融服务主业产生巨大的协同促进作用。

 

4

 

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房地产调控与中美贸易战等多重因素作用的2020年,中国平安一方面镇定应对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各个业务领域也没有保守求稳,而是积极推进转型变革,提升业务能力。

 

在这样的特殊性年份,还能将“转型”与“变革”作为全年最核心的业务主线,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平安这家企业极强的战略进取心与进化能力。也正是这种进取心与进化能力,让中国平安在过去32年的时间,从一家深圳区域性的财产保险公司,进化成为一家涵盖保险、银行、证券与资产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巨头,再到成为“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相互赋能的全新商业物种。

 

笔者在研究中国企业发展史时发现,很多起点相近的企业发展到后来逐渐出现巨大分化,有的不断蝶变,取得巨大成功,有的不断没落,甚至消失,根源就是在进取心与进化能力领域的巨大差距。而即使在如此特殊的2020年,中国平安也在业务上保持了超强的进取心与进化能力,不仅在寿险、产险与银行等传统领域的核心能力得到提升,还在科技与生态圈领域沉淀出了全新的能力。

 

而对于企业,笔者一直认为能力的提升其实是比短期业绩表现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短期业绩是企业过去能力在当下的业绩体现,能力提升则会反映在企业的未来业绩。中国平安在2020年这一年持续进行变革所带来的能力提升,势必在新到来的2021年,为其带来更加确定性的业绩增长。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