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投资的生医狂想家,要让瘫痪病人用芦笋纤维站起来

李嘉诚投资的生医狂想家,要让瘫痪病人芦笋纤维站起来


2021-03-21 09:58:00
来源:十轮网作者:

“我要声明,这个实验室并不是以制造耳朵为业。”2016年TED讲台,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培林(Andrew Pelling)手上拿着从苹果长出的耳朵。

 

苹果长耳朵?你没听错。培林用苹果雕出耳朵形状,洗掉所有细胞组织、DNA,留下纤维当支架。注入人类细胞后,慢慢长出有初级血管结构的半成品。这个原创概念让培林一炮而红,打开了跨界思考带来生医突破的可能性。

 

没想到,这个疯狂概念,竟吸引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资金,成为脊损瘫痪病人的希望。

 

2020年5月,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宣布领投培林的创业公司Spiderwort种子轮投资,与加拿大天使基金Capital Angel Network等约提供了250万美元资金。

 

商用化艰辛,一度濒倒

 

现享有美国优先审核待遇

 

Spiderwort果然争气,以芦笋纤维微小管修复人类中枢神经的技术,2020年11月拿到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突破性医材资格认定,将可享有优先审核等优惠待遇。

 

接受《商周》越洋专访时,培林回忆,当年用耳朵引发讨论,研发重点其实是芦笋,因为芦笋茎部的细致结构,有机会成为脊髓神经的修复导管。

 

只是有TED红人帮忙,不保证能成功。从概念走向市场过程艰巨,资金烧尽,一度让他的实验室濒临倒闭。甚至TED热潮还引来保守科学社群批评,“我已经习惯了,在学术界你必需要有点厚脸皮。”培林笑说。

 

直到2018年11月,他收到一封email。培林说,一开始以为是诈骗集团,因为信中写着,李嘉诚的维港创投想找他聊聊。 “这是为了寻找下一个“新常态”(the next normal)。 ”当年主动找上培林的维港投资创办人周凯旋说,通过将科学研发企业化,用所产生的投资报酬与影响力,为脊损患者带来康复希望,正是李嘉诚所期待的。

 

事实上,近年来,有越来越多资金,愿意投资这类更前瞻、但难度也更高的生医技术。

 

互贵兴业首席策略官詹益鉴观察,创投业对生医的投资,这3年高速增长。根据CB Insights统计,2020年全球投资生医创业公司资金高达806亿美元,原因是人口老化,医疗成为刚需。

 

他分析,治疗因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一直是医界想要突破的“圣杯”之一。过去包括演红了超人的李维(Christopher Reeve)、赛车界车神舒马赫因伤瘫痪,都让许多粉丝心碎、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选择再生医学是很正确的方向。”詹益鉴说。

 

脊髓修复赛由台湾起头

 

用植物实验,属少见突破

 

FDA在2018年12月发布突破性医材的资格认定标准,就是希望法规松绑,让过去多年无法突破的领域,随着研发技术与效率提升,未来10年有成就。

 

台湾这方面的研发能量,其实不输欧美。事实上,脊髓神经修复这个圣杯追逐赛,正是由台湾起头。

 

过去,科学家认定脊髓神经无法再生修复。但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郑宏志1996年发布在重量级期刊《科学》(Science)的论文,以组织胶、生长素代替缝合,让脊椎被截断的小鼠,从瘫痪变成恢复行动,首度推翻中枢神经无法再生的理论。当时瑞典媒体就预言,若能商用化,有可能拿下诺贝尔医学奖。这篇论文,打开了全球脊髓神经再生研究先河。

 

“(再生医学)从早期验证到能用在临床,最快要10年,子弹要很够。”郑宏志亲身经历这过程。10多年来,他与荣总团队研发的神经细胞生长因素药物,技转给雅祥生医,好不容易才到第三期人体临床阶段。他透露,雅祥至今投入了超过5亿元,是因为有华硕副董事长徐世昌的鼎力支持。

 

郑宏志分析,神经再生材料的原料包括胶原蛋白、甲壳素、头发中富含的角蛋白等,培林用了较少见的植物纤维。 “这比较新,要跨到人体,必须证明生物兼容性,以免造成发炎。”郑宏志说。

 

其实,这正是培林技术脱颖而出的关键之一,“比起动物组织,植物纤维在人体中有“惰性”,”培林说,植物纤维无法被人体组织吸收,反而能成为支撑神经慢慢生长的优点,接下来,他就是要努力与FDA合作,证明可行。

 

用植物跨界的实验,培林还在不断尝试,如他又看到人造肉的机会。

 

“口感的关键在肉的结构,我们可以找到任何能长出人造肉的结构。”培林说。至于到底是用芦笋结构长出的人造肉,还是用苹果结构比较好吃?就期待食品科学家找出解答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