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潮商家族,历经六代,成就百年基业

这个潮商家族,历经六代,成就百年基业


2022-03-12 10:32:00
来源:作者:

在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二楼,展示着一帧《本堂落成记》石碑碑文照片,下面还附有一段文字介绍:“经营时间最长的潮帮批局——魏启峰,从1879年魏福罗创‘森峰启记批局’起,至1979年转入国家银行管理,魏氏批业历经6代,整整100年的心血,在潮汕侨批史上书写了生动的一页”。

 

2012年,中国侨批向联合国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时,该碑文照片及魏启峰批局第五代传人魏基坚的相片成为申请资料之一。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潮州府志》中对魏启峰批局在潮汕侨批业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年时间里,魏启峰批局年侨汇总额跃升至约占潮汕侨汇总额的50%,撑起潮汕侨汇的“半壁江山”。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这家百年批局的风雨侨批路,以及坚持诚信、积善的家风,服务华侨造福桑梓、挹注家乡的感人故事。

 

微信图片_20220311224711.jpg

 ▲位于揭阳榕城区的魏启峰批局旧址

 

诚实守信成立业之本

 

《本堂落成记》石碑现存于揭阳魏启峰祖宅四维里大院,碑文体现了魏氏先人的经营理念和为人处世原则,碑文中讲述“大父福罗公性诚实为社会所信仰始创启峰批业生意日隆”。魏启峰批局后人魏壁光先生告诉记者,魏启峰批局的事业正是从先祖魏福罗的诚实开始的。

 

image.png

 

▲魏启峰批局运作后台揭阳梅兜村四维里老宅

 

原来,魏福罗一开始在揭阳做夏布生意,在做买卖中结识了“澄海伯”黄松亭。有一次在结算夏布款中,黄松亭多付给魏福罗50银元。魏福罗回家发现后非常不安,待到下次见面,马上将多收的50银元归还黄松亭,还再三表示是回家后才发现的,并不是故意贪取。黄松亭被魏福罗的诚实所感动。当时,黄松亭既做夏布生意,又兼营着森峰批馆,正急于扩展侨批业,寻找可靠代理人,于是对魏福罗说:“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了”,至此引发魏福罗涉足侨批业。

 

1879年,魏福罗在揭阳县榕城镇创建了“森峰启记”,代理森峰批馆在揭阳的业务,这就是魏启峰批局的前身。几年后,森峰启记从森峰批馆独立出来成立了启峰森记批局。1912年,随着侨批业务的发展,由魏氏第三代传人魏启和等成立了魏启峰批局,批局设于揭阳榕城新街桥头,一直经营至1979年转入国家银行管理为止。魏启峰批局旧址如今依然保存完好。

 

“借鸡生蛋”打造侨批“快递”

 

当年,成立一家侨批局的门槛并不高,但因为侨批业利润低,各种外来因素影响多,很多批局难以长久维持。魏氏家族自从涉足侨批业之后,深知侨批寄递对华侨和侨眷家庭的重要意义,批银可以说是侨眷家庭的“救命钱”,因此,即使经营利润再低、风险再大也从不放弃。百年时间里,魏启峰批局经历了国内外多次风云变幻,为了让侨批业务能持续开展下去,魏氏家族发挥了聪明才智,通过多种创新经营,使整个侨批汇寄体系完整而缜密,保证批银的安全寄送,同时也让家族侨批业有了更好传承下去的根基。

 

image.png

 

▲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里展出的魏启峰批局简介

 

魏氏家族涉足侨批业之后,第二代传人魏履巧一直没有放弃兼营土特产、夏布、丝绸、日用品等生意,他们利用侨批业务将生意向国外发展,巧妙地运用“借鸡生蛋”的模式,利用东南亚华侨的批款先在南洋购买国内所需的洋货,再在国内购买土特产到南洋售卖给华侨。为此,国外很多收批业务直接设到山区、农场,一方面方便华侨寄批,一方面也方便售卖土特产。

 

从国外寄来的侨批虽然“银信合一”,但批局在寄汇过程中却是银信分开的。批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邮寄,所以能较快送达潮汕;而批银需从国外经银行长时间汇寄,往往批信寄达潮汕好几天后批银才到。一般的侨批局都要等银信收齐后才开始送批,魏启峰批局通过“盘活”批银,批局实力雄厚,国内外都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可以不用等批银汇到之后再送批,而是在批信到达的时候,直接在国内按信中所提批银数量随信同时送达。这样一来,可以比其它批局的批款早几天送至侨眷手中,“快递”服务极大方便了寄批客户,吸引了更多侨批业务,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为了发展侨批业及兼营贸易业务的需要,魏启峰批局于1912年在商贸发达的汕头埠创建了峰栈批局,一方面承接侨批业务,一方面用来当作“栈房”(仓库),存放洋货和土特产。1924年,随着业务发展迅猛,魏启峰批局在汕头设立了新的分支机构——万丰发批局,并很快成为甲级批局,有资格经营国外业务,魏启峰批局的主要业务包括商贸也逐步移到万丰发这边。

 

随着海外业务发展的需要,魏启峰批局开始向东南亚开拓市场,使魏启峰批局海外分局遍布东南亚各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仅在暹罗和印尼两地就有23家代理商号。魏启峰批局还分别于1939年和1960年在香港成立了榕记批局和启峰三益批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魏启峰批局还在汕头、揭阳同时发行了颇有影响的“启峰银单”,流通于潮汕各地,凭单随到随兑。为此,大大地便利了分批人和收款人。

 

积善之家守护“救命钱”

 

魏壁光在讲述家族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都说富不过三代,家族六代人能历经百年维持侨批业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坚持诚信理念,更重要的还有世代传承的积善家风。

 

说到魏启峰批局的善举,真是不胜枚举。首先是常常为华侨垫付批款。批局设在南洋的分批点经常会派员工深入到大山中的橡胶园、农场等收批,如遇劳工急需寄批回家报平安,接济家里,但又未领工钱的时候,批局都会为他们先垫款,等到他们收到侨眷的回批后才付款。这样一来,不仅解了劳工的燃眉之急,也留住了一个个批户,使得业务不断发展。

 

image.png

 

▲《本堂落成记》石碑现存于揭阳魏启峰祖宅四维里大院

 

其次是在特殊时期坚持批量垫付批款,尽早让侨眷收到“救命钱”。魏基坚是魏启峰批局的第五代掌门人。泰国沦陷期间,批款难以及时汇到潮汕,魏基坚在批到款未到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垫款,做到批一到,就马上按批信所列批款,由批局垫款到侨眷家中,此举深得侨眷和华侨的赞许,急等侨汇治病和度日的侨眷,盛赞魏启峰批局是“救命恩人”,这件事在泰国也引起了轰动,让合作方曼谷炳合丰银信局对魏启峰批局另眼相待,主动请魏启峰批局作为曼谷炳合丰银信局在潮汕地区的总代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第四代掌门人魏茂玉很有远见,在揭西、兴宁等国统区提前布局,开设办事处。潮汕沦陷时,侨眷赖以生存的侨批汇路突然被切断,生活无着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海内外很多批局都毫无办法。但魏启峰批局却能通过新辟的汇路,将侨汇安全送到侨眷手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及东南亚一带相继沦陷,侨批业者陈植芳通过东兴的银行、邮局试汇款回潮汕,该款就是通过魏启峰批局提前布局好的国统区新汇路顺利中转至汕头玉合批局的。试汇成功后,东兴汇路随之开通,海外侨批汇集到安南海防,再偷越过国界线到广西东兴镇,通过广东省银行汇往兴宁,由魏启峰批局驻兴宁办事处的职员领出来带到揭阳榕城,再分发潮汕各地。据资料记载,经东兴汇路寄回潮汕的批款,有七成以上是由魏启峰批局收转的。

 

image.png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千里从印尼寄往揭阳的侨批封

 

抗战时期送批之路可谓凶险万分,送批人常常需要历尽艰难险阻,突破日伪军重重封锁线。但为了侨眷得以生存,魏启峰批局急侨眷之所急,历尽艰险,在战乱中保证万无一失地将侨批送达侨眷手中,拯救了万千侨眷的生命。魏壁光对父亲魏基坚说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侨批晚到一日就可能‘嫁亩卖仔’,人命关天。”因而千方百计安全送达侨批,也是魏氏家族的积善之举。种善因得善果,魏启峰批局由此名声大振,战后头三年的侨汇年总额跃升至全潮汕侨汇总额的50%左右。

 

来源:汕头橄榄台、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