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
我市多措并举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展示非遗事业发展成就、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节日。今天,我市将以主会场、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勃勃生机。
挖掘保护体系化专业化
中国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绵延繁盛的活态展示,与世界非遗一道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巨大文化力量。在近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大大总书记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非遗工作者履行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高质量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汕头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我市不断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逐步建立了机构、队伍、投入等保障机制。
我市出台了《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扶持办法》,从制度层面对我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给予经费补助和工作扶持。我市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对新入选的省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提供生活补助。这些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为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促进了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目前,我市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先后公布七批共160项市级非遗名录,全面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其中,51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1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现有市级非遗传承人209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55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
传播传承多元化创新化
为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文博会、省旅游产业博览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粤东侨博会等国内外展演展示活动和交流活动,扩大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结合节庆活动,鼓励和引导非遗传承人进行项目展演,通过传承人活态展示、互动体验、产品展销等形式,推广宣传我市各非遗项目,丰富活动内容。非遗讲坛、汕头工夫茶沙龙、“我是非遗小小传承人”、非遗集市、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共同打造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我市多措并举促进非遗融合开发,结合我市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鼓励和引导非遗项目进驻小公园。
2019年9月,市人才办在小公园开埠区建设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首批设立陶瓷微书、微雕、玉雕、木雕、抽纱、剪纸、嵌瓷等7个大师的工作室以及汕头中国画院艺术交流馆,并建设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成为展示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外,连同位于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的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小公园的非遗体验馆、位于市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一起构成了让市民、游客可以近距离领略非遗魅力,选购相关产品的绝佳去处。
阶段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结合、多方协作联动,我市持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人民共享,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林蓁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3年06月10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