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铸魂,古村落焕发新魅力
▼
静谧古朴的古寨,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老树,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走进潮南区峡山街道桃溪社区,空气清新,草木葱翠,乡间道路干净整洁。漫步青砖路上,石墙黛瓦、飞檐翘角,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桃溪社区北接董塘,东连沙溪,南至西与下东浦、东沟村毗邻,由桃内、桃外、桃新3个自然村组成。明成化十九年(1483),周氏祖先从峡山都泗水迁此定居,古称“图谿”,后改称“桃溪”。社区住宅多为贝灰泥木结构平房,人口大约9027人,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约4200人。农业以种植水稻、生柑、香蕉等为主,工副业有贝灰、服装、塑料制品等。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桃溪社区已焕然一新,呈现一幅美丽乡村图景。
五百多年古寨纯朴自然韵味悠长
桃溪贤士里可称得上是一座人文深厚、风韵独特的古寨,之所以叫贤士里,据说是因为这座古寨出了很多贤士才子。贤士里寨门是潮汕现存较为完整的古寨门之一,被列为潮南区不可移动文物。
盛夏的桃溪,骄阳似火,寨墙上有了斑驳的光影,古老的寨门静静伫立,不时可见村民闪过的身影。贤士里寨门又称东门,明成化十九年(1483)创寨时所建,清代嘉庆年间重修。记者看到,寨门坐西南向东北,是砖石混合结构,高约3米,宽约1.3米,与寨墙连成一体,十分牢固,几百年来任由日晒风吹依旧岿然不动。
寨门顶上有题刻“贤士里”石匾,双行落款,右边刻有“嘉庆壬戌年蒲月重建”字样,左边落款为“太史吕巾石题”。村干部周兄告诉我们,该题刻是明太仆寺少卿、理学家吕怀(吕巾石)题赠给桃溪乡人经魁学者周孚先的。
走进贤士里古寨,一阵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穿越时空之感。历经了数百年的时光,这里的一砖一瓦皆是岁月的痕迹,大部分巷道以青石条或青石板铺地。寨内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民居甚多,石巷相连,民居群既独立成院,又相互连通。在宁静的寨子中漫步,不知所向,总会有时光错乱的感觉,在憩息休闲、放空心绪的同时,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数百年古树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在贤士里古寨南门附近,有一棵伟岸挺拔的大树,阳光穿过树叶映留在地上片片斑驳树影,生机盎然且遒劲古老的枝叶为人们遮阴避凉,诉说着悠远的故事。置身树下,古树树干虽已斑驳,布满裂痕,但树体却是盘根错节,树干差不多要四五个成人才能勉强将其合抱。
“创建桃溪村时,就已经有了这棵树”,村干部告诉我们,这棵屹立数百年之久的参天大树,几经风雨,见证了当地的巨大发展变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和情怀,成为桃溪村一个文化符号。
周婶小时候经常在树下看大人下棋,在她的记忆中,这棵古树一直都很亲切。她说,往古树跟前一站,好多往事都会浮现在脑海。
“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树荫下玩耍、活动,村里人都把这树当成亲人”,年过八旬的周伯指着老树激动地说,他小时候比较调皮,都不知从树上摔下来多少次了。而村民在古树的庇护下,繁衍了一代又一代人。
走近一看,这是一株破布木,树龄700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树,当地村两委和村民在树下垒起了堡坎,围起了栅栏。古树留下了乡村发展记忆的坐标,也留下了乡愁。
社区公寓让村民幸福生活再加码
花园小区、物业管理、高层住宅、电梯入户,这里不是市区的居民区,而是桃溪社区的农民公寓。目前,5幢住宅已完成了基础工程,连日来,工人们紧张劳作,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71岁的周老是桃溪社区居民,他和儿子买了一套100余平方米的公寓。想着自己一家将住进新房,享受着小区管理,还有专职保安值班的小区,周老感慨:新农村的生活真好,自己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能住上电梯房。
记者看到,几栋高楼排列整齐,水泥路面宽阔整洁,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干部说,近年来,桃溪社区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还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农村土地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闯出一条新路。
二十四节气墙绘为乡村润色添彩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走进桃溪社区桃溪二路,一幅幅二十四节气墙体彩绘映入眼帘,生动形象的文化墙与周围整洁的民居巧妙融合、相映成趣,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漂亮的墙绘让原本空白、老旧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每当村民路过经常会停下来看看,赞不绝口。“远远看着就觉得很漂亮!每次经过都会多看几眼,心情也很好。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现在有这么好的生活,真的太幸福了。”路过的村民周先生高兴地说,有了这些墙绘之后,大家都自觉地爱护房前屋后的环境了。
记者看到,每一面方块墙壁上画着一个节气,选材、勾勒、涂色,一笔一画,一深一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不同节气里的活动。每幅画下面都配有相对应的节气歌,如“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小雪地封初雪飘,蔬菜大棚管理好”等。
“四季轮回,年年都经历二十四节气”,村干部表示,节气融入墙绘艺术,让原本“冷冰冰”的墙面灵动起来。每个节气均有其特殊含义,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墙绘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农俗,唤起大家对时序的敬仰,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一面面墙壁成为弘扬文明新风的“宣传员”,也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
5条村道黑底化 群众走上“放心路”
宽阔的道路畅通无阻,碧绿的绿化带生机勃勃,村中5条“黑底化”村道已然成为桃溪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条路原先是泥路,路面坑坑洼洼,这一修,平平整整的,走着放心又舒心。”日前,在桃溪社区的一条村道,坐在树阴下的一位大妈,笑着对聊天的伙伴夸赞道。
“平坦的沥青路,下雨天再也不怕踩到一脚黄泥,出入非常方便,感谢官方为我们村民办了一件好事!”一旁的村民开心地说。
听到村民们的夸赞,路过的村干部周兄说:“黑底化村道竣工通行后,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过往尘土飞扬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村民出行也更加安全。”
小村道牵挂大民生。曾经,道路不畅一直困扰着村民生活,近年来,桃溪社区针对村民出行痛点,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高标准设计施工,目前已完成“金凤路”“桃兴一路”“桃兴二路”“桃兴三路”“沿河路”5条村道黑底化,畅通百姓出行路。
“能为家乡公益事业尽点微薄之力,我无比高兴”
在桃溪社区,只要一提起潮南区南山丝竹联谊会会长周昭育,村民们就会竖起大拇指,露出开心的笑容,那是他们表示感谢的方式。
周昭育是区政协老委员、老常委。多年来,他广泛团结联系海外华侨侨胞,增强新生代华侨华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敦睦乡谊,推荐港区优秀青年加入政协队伍,加深两地青年人的交流交往,常态化组织港区政协委员回家乡寻根访问活动,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以实际行动反哺家乡。
作为多届区政协委员,周昭育比较关注潮南“侨”文章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他组织带领下,南山丝竹联谊会通过弘扬潮州音乐文化,培养潮曲潮乐人才,以潮曲潮乐“唱戏”、以联谊会“搭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新时代、新思想、新潮流、新文化与传统潮州音乐文化融汇贯通,营造香港与潮南两地青少年爱国爱港爱家乡、爱潮音潮乐的浓厚氛围,增进乡谊、加深感情。
据介绍,为妥善解决全区孤儿弃婴、孤寡老人的问题,周昭育积极推动区福利中心的建设,区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土纷纷响应,奉献爱心,出钱出力,共筹得款项500多万元。在丝竹联谊会的推动和各级领导重视下,区福利中心顺利建成并交付使用,解决了多年以来潮南区没有福利中心的难题。当大家向他表达着感激之情,他却淡淡地说,“能为家乡公益事业尽点微薄之力,我感到无比高兴和踏实。”
华侨乡贤捐资兴学热情高
桃溪学校新校舍建成于1992年,由海内外乡亲集资而成。筹建期间,许多海外华侨回乡捐资,共筹得建校资金300多万元。落成典礼上,华侨乡亲再次捐建礼堂。难能可贵的是,当时村民们也踊跃参与,更有低收入家庭捐出10元、20元的记录。此后三十年,华侨乡贤接力不怠,续建后续部分建筑物。
周修本毕生投身慈善事业,在泰国兼任多家公益机构负责人职务,经营所得全额捐给慈善事业。1992年前后,周修本带动泰国宗亲出资合力建成桃溪学校。回乡参加落成典礼的时候,得知礼堂尚未动工,遂拿出所有积蓄,独资建成楚英大礼堂。1993年,桃溪乡亲往泰国探亲,92岁高龄的周修本在病榻上挣扎坐起,开口就问:“学校竣工了吗?钱够用吗?”后来,老人家终老异乡,助力建设学校成了老人最后的寄托。
1990年,侨胞周泽荣捐资65万元兴建了桃溪学校“德兴教学楼”,让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学环境中学习。3年后,他又捐资95万元建立了桃溪奖教奖学基金,激励教师勤教、学生勤学。2010年,他捐资300万元为桃溪学校建起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四层教师宿舍楼。
周逸民是潮南新乡贤、深圳市佳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富佳宝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捐建逸民楼一幢,共投资630万元。项目使用回字形混凝土结构构造,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按照校园建筑安全标准设计,安全和防震标准高。周逸民家族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其父亲周昭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捐建桃溪学校部分建筑物,周逸民先后捐助家乡水改、道路硬化、民俗传承等累计一千多万元。周逸民还带动儿子、房亲族侄等人一起,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出谋划策。
周隆光是泰国周氏宗亲总会会长,曼谷著名实业家。在回乡祭祖时,顺道到学校参观,寻找儿时印记。前后捐资近300万元,建设学校体育场和附带绿化区。
就在采访中,记者获悉,不久前,桃溪学校与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举行华文教育结对子合作线上签约仪式,缔结姐妹学校合作关系,一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努力。
发表日期:2023年08月10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