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行向海图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人大代表为汕头海上风电、智慧渔业发展建言献策

  省官方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向海而行、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这为汕头耕牧深蓝、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为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模式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作为海洋资源大市,汕头拥有23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67公里海岛岸线,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是全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粤东基地的主阵地。立足资源禀赋,汕头在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为引领的新能源产业,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着力打造“1+3+3”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举全市之力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打造国际风电创新港,是汕头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住汕省人大代表王全景认为,汕头应陆海统筹、港城共济,强化陆地产业与海洋功能布局的有效衔接,一体谋划“海洋立体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同时还要推动形成覆盖资源开发、科研技术、施工安装、设备供应、运营运维、技术服务的海洋制造业全产业链体系,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助力广东省构筑“制造业当家”新格局,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汕头在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过程中,要以创新引领产业集群建设,着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深入实施风电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为风电产业发展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王全景表示。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国家一类口岸,汕头与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城市有贸易往来。积极推动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全球深度合作,是汕头风电产业走向国际化,擦亮风能名片的有力抓手。在王全景看来,汕头可以将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作为战略支撑,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生效实施重大机遇,与东南亚等国家携手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推动风电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省官方工作报告还提出,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智慧渔业。住汕省政协委员吴锡雄建议以科技为引领,引导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在转型升级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以养殖技术、装备、产业生态三个方面为着力点,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运用在提升养殖技术精细化水平方面,要提升捕捞、养殖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将其扩大到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应用面。”吴锡雄表示,还要在产供销三个维度以及相关的配套保障方面塑造良好生态,发挥官方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作用,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本报记者 杨舒佳

发表日期:2024年01月2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