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潮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
我市多措并举推动优秀潮剧人才不断涌现,“90后”青年首登央视春晚
潮剧被誉为“南国鲜花”,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作为地方剧种,潮剧在不断向前的时代浪潮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除夕夜,潮剧首登央视春晚。在央视龙年春晚戏曲节目《百花争艳》中,两位来自广东潮剧院的“90后”优秀青年演员吴嘉琳和蔡锦浩,联袂带来经典潮剧《苏六娘》选段“花园订约”,携手展现新时代戏曲青年的风采。潮剧的传承发展,不断焕发时代光彩,正是我市文艺工作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成果体现。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是广东四大名剧之一,更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潮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在一代代潮剧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一部部经典剧目长演不衰,获得大批戏迷们喜爱。今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潮剧剧目是《苏六娘》选段“花园订约”,讲述苏六娘与郭继为追求爱情矢志不渝的故事,是众多潮汕人赞颂的爱情典范。据广东潮剧院著名编剧沈湘渠介绍,《苏六娘》是潮剧最古老的传统剧目之一,在明朝万历年间,这个戏就有刻印本在社会上流传,已经印成书在社会流传。该剧本继承了南戏艺术传统,突出潮剧特色,唱词优美生动,唱腔委婉动听,后来这个戏拍成电影在海外放映。
“蝴蝶年年花间舞,愿扑蝶人儿永成双……”2月9日22时23分,潮剧首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两位“90后”优秀青年演员成为携潮剧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主角,也从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潮剧代代相传、新人辈出的可喜成果,也道出了潮剧经久不衰、持续长红的秘诀之一——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2020年10月23日,习大大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人才是戏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潮剧的发展重视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近年来,汕头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开设全日制潮剧本科班、高等继续教育本科学历班,多措并举培育高素质潮剧传承人才,推动潮剧艺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春风”吹拂下,潮剧在新时代长出茁壮绿芽。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正是中国戏曲学院21级多剧种本科班的两位在校学生。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林燕云表示,潮剧尤其重视传承,对于条件好的新人,剧院都会不遗余力扶持他们去挑大梁,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如今的潮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大使”,更是联结海外潮人的情感纽带。2020年,习大大总书记在视察广东视察汕头时强调,汕头要做好“侨”的文章。去年以来,汕头主动“走出去”,在全球各地设立潮剧传承中心,举办多场潮剧演出文化交流活动,深入开展“潮剧播种计划”,“南国鲜花”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据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介绍,去年,汕头大学联合广东潮剧院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不仅有本地25位学员,还有海外32位潮剧演职人员作为这一期学员,汕头大学还将继续加强包括潮剧在内的潮汕文化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将潮汕文化、潮汕研究推向更高一层楼,汕潮揭都市圈的建设也可以通过这次潮剧上春晚、上主流媒体的新台阶,探索以潮剧为代表的潮汕文化的突围和全球化。
在数百年积淀的基础上,潮剧浓缩反映中国历史进程,贴近乡土和民众的故事题材,立体宣扬中华价值伦理;形式上,则吸纳众多艺术门类之优长,丰富潮剧表演技巧。与此同时,又力求以年轻和活力的表演形式,让潮剧活跃在大众视野中。潮剧艺术要与时俱进,传播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市不断发挥融媒体优势,运用新技术手段,扩大戏曲传承与传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借助央视等高层次平台,让汕头故事、中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本报记者 林蓁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4年02月16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