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希玛眼科集团董事长林顺潮:建议为非香港居民签发来港就医签注,调升访港免税购物额至10万元
▼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希玛眼科集团董事长林顺潮:建议为非香港居民签发来港就医签注,调升访港免税购物额至10万元
2024年03月09日 15:3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程度愈发深入,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香港居民赴内地消费的人数越来越多。
2月19日,香港特区官方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公布“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香港居民赴内地就医能否缓解香港就医紧张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打通医疗资源有何意义?如何进一步发挥港澳药械通的效用……
带着以上问题,在全国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希玛眼科集团董事长林顺潮进行了专访。
建议香港特区和内地共同发展“医疗旅游”
NBD:香港公共医疗资源非常紧张,做一个CT检查需要排队一年多,去年以来香港居民来内地消费成为潮流,来内地就医能否缓解香港居民就医的问题?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林顺潮:我认为能缓解,当前,香港居民北上医疗消费已成为新趋势。
深圳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共接待香港患者超70万人次。为舒缓香港公立医院服务压力,缩短市民轮候时间,香港特区官方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将可以在指定的9家大湾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券,预计近170万名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将因此受惠,未来还将在合适的大湾区医疗机构为香港居民策略性采购医疗服务。
谈到方便香港居民到内地就医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拓展香港医管局的“公私营协作计划”,为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就医提供更多选择。建议与香港特区官方商讨拓展计划,在湾区物色有较高素质的港资私立医院,通过跨境公私营合作的方式,将“公私营协作计划”下的手术项目拓展到大湾区的合资格医疗机构,为香港居民提供更多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并进一步吸引公立医院轮候病人赴内地就医。
NBD:香港的医疗水平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对如何方便内地居民赴港就医,您今年也有相关的建议,您建议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特别是如何解决医保支付问题?
林顺潮:关于方便内地居民赴港就医,建议香港特区和内地共同发展“医疗旅游”,为非香港居民签发来港就医签注。其中包括,允许签注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如3个月至1年内)多次往返内地与香港特区;允许于线上进行续签申请;允许签注人可以有一人陪同赴港就医;并在政策成熟时在入境和海关增设医疗绿色通道。
同时,建议透过湾区港资背景医疗机构,将海外医疗旅游旅客引流至大湾区,共同发展以实现双赢。另外,建议为赴港就医的内地居民提供普通话的医疗资讯、平台和协助。
关于探讨允许内地医保跨境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使用,建议参考香港长者医疗券在内地使用范围相关推行机制,让内地医保可用于支付香港门诊、住院及手术等费用。期望能加强医疗福利跨境互通互用,便利内地长者赴港就医。
建议拓宽“港澳药械通”可引入药物范围
NBD:大湾区打通医疗资源有何重大意义?除了医疗资源外,另一个痛点是医疗数据的互通,相关机制应如何建立,您有什么建议?
林顺潮:国家的政策希望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一流湾区。推进大湾区医疗融合,除了方便病人和医生跨境,更重要的是在医疗文化方面的融合,引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医疗水平,通过“一体化”使湾区医疗尽早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香港特区和内地的医疗数据互通,可以为跨境就医及发展医疗药械方面提供支撑。本人在推动真实世界数据及医疗数据“过河”两方面提出两点建议:
其一,建议在香港特区成立“大湾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中心”,并建立香港特区和内地数据恒常互通机制,推动大湾区医疗数据建设,为引进医疗器械提供数据支持,并研究在“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及跨境使用长者医疗券的基础和机制下实现“数据过河”,将大样本量、真实的临床科研数据,用以推动药物研发,让医疗数据库为大湾区内医疗融合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成果及反馈。
其二,建议在香港的“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及跨境使用长者医疗券的基础和机制下实现内地与香港医疗数据跨境互联互通。持续扩大电子医疗及健康纪录互通的范围,可以先以大湾区内的港资医疗机构为试点,实现医疗大数据过河,包括电子医疗病例、患者登记内容、医务电子设备及软件等。通过系统整合、标准规范、严格监管,让医疗数据库为大湾区内医疗融合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成果及反馈。
NBD:“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后,不少大湾区居民都受益,对下一步更大限度发挥该政策的效用,您有哪些建议?
林顺潮:“港澳药械通”是国家为推动香港特区与大湾区医疗融合的重要政策。长远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调机制,为港澳和大湾区内地居民提供便利的药品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产业升级,建成全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就此,本人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细化、深化“港澳药械通”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提升大湾区整体医疗水平,提出以下三项建议:
其一,建议对标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博鳌先行区”)可引入国外药械的模式,拓宽“港澳药械通”可引入药物和药械的范围。争取引入“已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批准上市的药物”,吸引国际药厂在特区注册,并通过“港澳药械通”在大湾区使用。
其二,建议参考博鳌先行区模式,增加“港澳药械通”关于有条件的药品带离规定,允许医疗机构在视患者病情及依从性确认患者带药离院的必要性及使用的安全性下,允许患者将仅供自用、少量的口服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带离广东省。
其三,建议呼应香港特区迈向“第一层审批”的长远目标,进一步扩大“港澳药械通”许可引入的药物范围,让香港特区审批和注册药物可以通过“港澳药械通”在大湾区使用。
建议将内地居民访港免税购物免税额调升至10万元
NBD: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购物天堂,一直是内地游客的热门目的地,您认为要长期保持香港的吸引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林顺潮: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购物天堂,一直以来都是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不过,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波动、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香港零售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2014年上半年内地旅客在香港特区购物消费额创下895亿元的最高纪录,但2023年的同期数据只有245亿元,下跌逾七成。要想长期保持香港的吸引力,必须采取措施刺激内地游客南下至香港消费。就此,本人提出以下四项建议:
其一,建议除恢复深圳“一签多行”政策外,可以把“一签多行”推广至大湾区9个城市,并将“个人游”城市由51个扩展至内地更多城市。
其二,建议借鉴海南自贸港的经验,将内地居民访港免税购物免税额调升至10万元人民币。
其三,建议将落马洲支线管制站和罗湖站的开放时间延长至午夜12点,并在周末及假日延长至凌晨3时。此外,高铁末班车于重要假日的运行时间可考虑延长至凌晨,以便旅客的往来。
其四,建议在深圳湾及香园围/莲塘实施24小时通关,然后逐步扩展至其他口岸。同时,在更多跨境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策略,以提高通关效率,促进旅游和零售消费,提高整体旅游满意度。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