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园欺凌始于“看见”
▼
近日,一起“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的暴力事件多次冲上热搜,其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强烈刺痛公众神经。其中,被害人是否长期遭受校园欺凌,备受关注。
守护“少年的你”,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近日,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在节目中自曝曾被校园欺凌,令人心酸的是,因为已经习惯了不反抗,他甚至以为被欺负是正常现象,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这其实就是“校园欺凌”。
两则沉重的新闻,都有关“看见”。如果不是媒体曝光,我们很难相信,施暴者的残忍手段和实际年龄,竟会存在如此令人心痛的反差。同理,校园欺凌如果演变成恶性事件,后果也可能比想象中更加严重。被“看见”的事实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欺凌发生于“隐蔽的角落”,曾有研究表明,只有21%的校园欺凌案件会报告给老师或学校,剩下的79%都石沉大海。正因如此,尼格买提此番公开发声,颇具讨论意义。
校园欺凌是公认难题,难就难在隐蔽性强、界定难。其成因非常复杂,无论从哪根链条延伸开去,三言两语都说不清。比如,被欺凌者的“无意识”,就像尼格买提的“后知后觉”,因为恐惧而不敢反抗,最后“习以为常”,从网友们的反馈来看,显然这不是个例。再如,部分家长没有厘清欺凌和普通打闹的边界,当成是孩子间的“打闹”“恶作剧”,没有引起重视。
校园欺凌还往往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如去年的“9岁男生被两名同班同学极端凌辱”事件,当事人遭凌辱的时间竟长达一年半,遗憾的是,监护方并未及时发觉。如果说轻拿轻放尚属无心之失,更可怕的是视而不见,想着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恶之花”不是一日生成,抓早抓小是关键一步。一方面,校园欺凌是欺凌,不是普通的打闹,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看见”这一点,相应的宣传教育不能缺位。有法律人士指出,大多数的涉诉未成年人来自残缺或者问题家庭,普遍存在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等问题,“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务必真正落到实处。而据新京报报道,“初中生杀人案”中三名嫌疑人和被害人均为留守儿童,其中的“真空”值得深思。
同样重要的是,要给被欺凌者说“不”的勇气。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只有当孩子们感受到,面对校园欺凌,自己并非孤立无援,家长、老师和全社会都是后盾,才会少一些默默承受,多一些积极求助。
看见,是行动的开始。整治校园欺凌,不是“说说而已”,别等到大错已成,才开始重视起来。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01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