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应用数学多领域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
南澳科学会议第十六次会议举行
本报讯 11月15至18日,南澳科学会议举办第十六次会议“应用数学前沿交叉高峰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校长田刚教授,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教授,东莞市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夏志宏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乔建永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许进超教授等出席会议。
论坛中,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46位专家学者,围绕应用数学的前沿研究和交叉性、前瞻性、综合性科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特别是在数学与生命健康、数据科学与科学发现、机器学习的拓扑与动力系统方法以及核心数学的新应用场景等方面,带来《机器自动数学建模的曙光、思考和探索》《从多维时空数据,模型到类脑智能》等多个主题分享,在自由探讨中激发创新思维,凝练科学问题,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大学(筹)理学院执行院长段金桥围绕数学与生命健康主题,与参会专家学者一同探索数学与生命健康交叉学科的发展前景。“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广东省动力系统与神经系统交叉研究重点实验室,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开展研究。所以这次到汕头,我们也期待与本地的一些医院、医学研究机构等建立联系。”段金桥说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校长田刚教授表示,生命科学中需要大量用到数学技术,因此本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了多个主题研讨。“直至现在,我们在生命方面、医学方面,还有很多依赖于国外的技术。我们希望通过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应用数学方面发挥作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田刚教授说。
发表日期:2024年11月17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