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出实招 为民纾解“停车难”

编者按: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全力推动整改整治,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近期,市纪委监委推出“城清风暖民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随着英歌舞、小公园、南澳岛等特色鲜明的汕头文化符号“火出圈”后,近年来汕头文旅持续升温,吸引了众多游客自驾来汕旅游,给城市增添了许多人气和活力,同时,这也给本就不充裕的停车资源带来了新的挑战,“停车难”问题成为不少市民的“出行焦虑”。今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缓解“停车难”问题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切口”,精准监督推动相关部门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因地制宜推出各种实招为群众解难题,不断提高市民出行便捷性。

  解决节假日停车难

  每逢节假日,我市中心因车流人流大幅增加引发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让市民们头疼不已。围绕节假日城市道路停车秩序整治难问题,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推动交警部门深挖停车泊位资源,推出节假日系列停车泊位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今年国庆节前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属地街道、居委协调,实地踏查小公园、龙湖村、陈厝合等重点区域,部署强化停车管理措施。针对研判出的停车矛盾突出点位,各级交警部门在中心城区部分老旧小区周边等夜间车流量小、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路段,设置逾千个夜间“临时限停”泊位,协调机关、学校、企业、住宅区等开放内部停车场,免费或限时免费供社会车辆停放,还因地制宜设置了138个国庆假期临时停车场,共计提供了一万多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节假日期间的停车压力。

  “这里文化氛围很浓厚,虽然人多车多,但能随时看到交警在现场指挥交通的身影。”第一次来汕头小公园游玩的一位游客这样表示。

  在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的同时,交警部门还加强秩序管控,对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教育劝导,精准查纠违停车辆,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出行环境,让来汕游客、市民群众节假日出行更加顺畅舒心。

  整体打造台湾街全线停车位

  在南澳县,全长1.8公里的云澳镇台湾街,是当地的农文旅重点区域、商业活动的主要聚集区,也是该镇的主干道之一。然而,台湾街周边停车场少、交通混乱等问题困扰着当地居民和游客,严重制约了台湾街的建设和发展。

  紧盯这一难题,镇纪委在对周边停车资源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提出建议,推动镇党委、官方重点研究,加大“治乱”“疏堵”“创位”力度,整体谋划打造了10个停车场,通过建设综合性停车场、引导附近小区开放日常闲余车位、结合项目建设配套停车场等多措并举,台湾街沿段新增可利用停车位达到1000个以上。如今,从台湾街入口一路走来,大约100米左右就有1个停车点位,车辆乱停与群众无处停车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停车有序了,环境也为之一新,面对井然有序的商业示范街区,当地居民和游客纷纷表示赞赏。

  闲置空间被盘活为停车场

  “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系统梳理‘停车难’共性问题,积极探索停车新模式。”在澄海区文冠路周边,随着区人民医院启用和新建商业综合体落成,公共停车泊位日趋紧张。针对这一情况,澄海区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监督推动作用,牵头相关街道、城管、公安等部门实地查看、现场研究,发现与商圈停车场车满为患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附近高速路桥下空间等公共区域存在空置浪费的现象。

  对此,区城管局对汕汾高速桥下闲置空间进行统筹利用,通过彻底整治,完善隔离装置,配备消防设施、防坠设置、照明灯具、监控设备、防撞设施等,在桥下澄江路至澄华路路段新建了5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844个,桥下空间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停车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此外,区城管局还进一步扩大城区道路智慧停车实施范围,提高各路段停车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城区道路的停车资源,加强停车管理,逐步实现“短停快走”“赶车入库”的目标,目前,全区54个路段共设置智慧停车泊位4651个,停车泊位得到有效流转,进一步满足市民临时停车需求。

作者:陈若萱 通讯员 汕纪宣

发表日期:2024年11月2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