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新声看潮剧的新时代表达

座无虚席  
观演互动  
薪火相传
  

“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阳春三月,广东潮剧院一团复排的经典潮剧《孝妇杀家姑》在汕头掀起观演热潮,三场演出场场火爆,一票难求,网络话题阅读量突破360万人次。当潮剧名家带领现场观众同唱“紫袍玉带膺天宠”,声浪响彻剧场,这场尊重大众审美的艺术对话,为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标记了鲜活注解,续写了潮剧演出史上观演互动的新篇章。

以戏载道 观演互动

元代高明《琵琶记》有言:“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孝妇杀家姑》自1962年由玉梨潮剧团首演以来,历经三代艺术家的打磨,此次由广东潮剧院原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郭楠复排的版本,立足“动人”二字,深挖"孝妇颜玉梅误杀家姑"的伦理困局,将传统忠孝观置于现代法治语境下重新审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林燕云扮演的古庆云举止清逸,吐字如珠,让寒窗书生化作玉堂金马;一级演员林武燕、陈鸿飞以声传情,以情入戏,使观众迅速沉浸剧中,为剧中人的悲欢离合感动不已;潮剧新秀林健梅所扮演的颜玉梅乃苏州名妓,优雅的举手投足,柔美的身段唱腔颇具江南女子的婉约之感,剧中颜玉梅在个人生死与丈夫前程之间的反复挣扎,是令现代观众感同身受的人性高光。

《孝妇杀家姑》演出结束后还策划了潮剧名家带唱,戏迷相和的互动环节,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连接了艺术家与观众共同的审美趣味,印证了“好唱腔要能传唱”的艺术规律。正是独运匠心的策划部署,推倒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第四堵墙”,将专业舞台延伸为全民戏台。这种沉浸式体验,既是对戏曲活态传承的生动诠释,更是对“艺术为民”的深刻印证。

演出结束后,戏迷在互联网上称赞现场演出精彩,演员表演精妙,观看体验佳,为喜欢的潮剧演员喝彩点赞。在短视频评论区,他们呼吁剧团推陈出新,让更多的演员有演出表现机会,不但为剧作今后的打磨提升提振信心,更为剧团的选角用人增添考量。

扎根乡土 雅俗共赏

潮剧自明代发祥以来,始终与潮汕大地同频共振。作为潮汕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光绪年间已出现百万人口孕育200余戏班的盛况。潮剧演员乐于扎根城乡基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孝妇杀家姑》为代表的精品力作留得住、传得开、唱得响,成为了戏迷眼中的“宝藏作品”,得以唱响甲子,历久弥新。当下《孝妇杀家姑》等经典作品演出片段能在短视频平台获百万播放,恰是“剧场艺术”向“云端舞台”的自然延伸。戏迷在自媒体平台上传的一段段演出视频片段,令无法到场的戏迷在线上同样过足戏瘾,使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找到新支点。

互联网与重量级媒体耦合,推动潮剧传播迈入大有可为的新阶段。2024年,潮剧首次唱响央视春晚,广东潮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吴嘉琳和蔡锦浩联袂演出的潮剧选段《苏六娘·花园订约》引起热烈反响,在大众媒体上相关信息共1125则,报道综合阅读量11.1亿。本次齐声同唱经典唱段“紫袍玉带膺天宠”热闹场面的出现,恰是由于该唱段好听、好唱、好学,艺术性与娱乐性取得平衡,既朗朗上口,又古韵悠长。

守正创新 薪火相传

广东潮剧院深谙,“戏成于艺,兴在于谋。”“戏无观众则如鱼离水”,戏曲艺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广大观众的互动之中。近年来,通过打造周五有戏、戏亭印象、壮根繁花等惠民文化品牌,开展基层演出百余场,覆盖潮汕地区多个乡镇,以“低票价高品质”的形式为观众输送文化大餐。2024年开展的“潮剧夜曲”博物馆夜游活动,创新推出“穿戴戏服体验”“身段教学”“演员合影”等互动项目,吸引各年龄段的市民游客参与,实现从“送戏下乡”到“种戏入心”的跨越。

六百年的潮剧传承,贵在“活水养鱼”,广东潮剧院注重梯队建设,扶掖新秀演员走好传承之路,在“两大盛会”期间演出的新版潮剧《辞郎洲》演出团队基本采用青年演员、演奏员,饰演陈璧娘的詹春香和饰演张达的林外贸均30多岁;在2024年底排演的潮剧大戏《蔡文姬》演出团队由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学生吴俐婷担纲主演,让年轻演员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成长;本次复排的老戏《孝妇杀家姑》中起用95后潮剧新秀林健梅担任主要角色颜玉梅。这种“以戏育人”机制令青年演员在“传帮带”中接续衣钵,使古老声腔澎湃着青春的心跳。

《孝妇杀家姑》经典复排,不仅是对潮剧艺术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对潮剧传承与传播的一次深刻思考。习大大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未来,广东潮剧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坚守“戏比天大”的艺术匠心,又坚持构建“观演共生”的文化生态,让更多年轻观众爱上潮剧,爱唱潮曲,使“潮剧热”成为常态,在新时代浪潮中书写戏曲艺术新篇章。

作者:钟君芳 赖欣妮

发表日期:2025年04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