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我市开展产学研“面对面”活动

促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汕头市 图1张
  广东捷优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到玩具厂家演示产业链数字化平台。

  本报讯   在汕头,数字化技术正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5月14日,市工信局、市科技局举办2025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走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我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走进高新区科创中心,广东捷优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去年8月研发成功的产业链数字化平台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历时6年研发的成果,通过数字化软件平台,成功串联起玩具产业上中下游,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广东捷优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互联网软件开发及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致力于为澄海玩具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

  目前,该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已吸引几百家澄海玩具企业入驻,实现玩具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这正是汕头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也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我们将外加工商、玩具工厂、贸易商、内销跟外贸,包括我们在外地的经销商,把他们串联起来,加入我们这个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中,做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广东捷优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锐光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更好地服务本地玩具行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帮助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数字经济特区目标,出台《汕头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依托国际海缆登陆站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优势,大力发展以国际数据传输为核心的数字产业,基本形成以跨境电商、跨境游戏、流媒体、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和其他电子设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加“数”突破,高新区5G产业园、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智造云谷”“潮创智谷”等产业集聚区加速形成。2024年,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产值达149.1亿元,增速26.2%;工业增加值增速27.9%,预计未来将带动产业规模超千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产值达35.08亿元,增速14.5%。

  当前,我市正以产学研融合为引擎,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释放“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积蓄动能,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产学研“面对面”活动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汇聚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大学的专家教授、汕头市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协会的企业代表,走访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并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汕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系副主任、教授谭启积极带动身边的教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汕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中,他认为应该利用好南澳科学会议平台,举办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相关的专题研讨会,推动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我很关注材料科学与工程里的一些前沿技术如何应用到电子信息这个产业。材料仍然是这些新型的前沿技术的发展的基础科学。”谭启教授表示,希望学校有更多教授的新技术和优势项目,能通过产学研联动,与本地企业增强合作。

  接下来,市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协会将促进更多人才交流,坚持以服务企业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林锐光总经理也表示,希望能参加更多产学研活动,让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助力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者:郭丹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25年05月1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