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花园门”体验潮汕民俗“成人礼”

2025汕头市非遗项目“出花园”仪式活动举行

跨“花园门”体验潮汕民俗“成人礼” 汕头市 图1张
  央视文化节目《礼仪中国》栏目组走进汕头,拍摄“出花园”仪式。  本报记者 柯晓 摄

  本报讯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传统民俗中的成人礼。7月20日上午,2025汕头市非遗项目“出花园”仪式活动在老妈宫戏台举行,少年们在父母的见证下,带着家庭、长辈的期盼和祝愿,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央视文化节目《礼仪中国》栏目组专程对活动进行采访录制。

  活动现场,红色八仙桌上摆放着鸡、石榴粿、红包、大桔、糖果、桂圆、稻种、十二色花水等,各种物件有着不同的吉祥寓意,寄托着对少年们的美好祝福。“出花园”市级非遗传承人蔡静燕现场表演潮汕“出花园”情景剧,并指导孩子们穿上红木屐,完成沐浴更衣礼、感恩礼、跳胶掠、“咬凤头”等环节。随着传统成人礼俗完成,寓意着孩子们正式从“花园”中走出,象征着告别童年、长大成人。

  脚踏祥云椅、换上红木屐、沐浴更衣、向父母敬茶、到台上跳胶掠……一套流程体验下来,参与活动的初一学生小黄仿佛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她认为,从今往后,应该挑起家庭重任,认真学习,立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积极传承红色非遗。特别是敬茶环节,回顾多年来父母的精心照料、悉心教导,小姑娘瞬间热泪盈眶,“父母帮助、教会了我们许多,是我们这一生中最应该感恩的人!”

  “此次活动,让我的孩子过了一个特别有仪式感的‘出花园’仪式。”家长蔡女士表示,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感受非常有特色的潮汕文化,体会非遗传承的魅力,成为一个有担当、对社会有用的有志青年。

  市民黄先生专程带着孩子从外地回汕参加本次“出花园”活动,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仪式的各项流程。黄先生的孩子在上海出生、成长,每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到潮汕,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不多。“这应该是他这一生当中最浓厚的一个潮汕记忆,也将会对他未来的人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黄先生认为,潮汕人抱团、拼搏、包容,这样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小朋友心中,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作为潮汕地区人生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花园”具有悠久历史和地方特色,201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蕴含着文化根脉的传承,也是时代价值的体现。近年来,这项习俗不仅在汕头有开展,也随潮汕人的足迹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汕头形象的生动载体,更成为联结海内外潮汕乡亲的情感纽带。

作者:林彦恂 实习生刘禹萱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2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