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留给国美苏宁的时间还有多少
▼
2月 17 日,国美零售发布公告,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于 2021 年 2 月 16 日正式获释。
"创始人效应"随即显现。16 日当天,国美零售全天涨幅 33.93%,成交额 20.25 亿港元,总市值超 480 亿港元。
另一边,曾在传统零售时代与之比肩的苏宁,也正在面临一次股权架构大变革。
7 月 5 日晚,苏宁易购发布公告,江苏省、南京市国资牵头成立的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联合华泰证券、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投资人,将获得苏宁易购 16.96%的股份转让。
自此,苏宁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公告发布后,7 月 6 日,苏宁易购复牌一字涨停,总市值超 570 亿元。
股价沸腾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对这两家老牌传统零售企业的高期待值。
十多年间,国内零售行业的整体格局和市场环境均发生颠覆性变革,国美和苏宁在这波新零售浪潮中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这两大家电零售巨头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重整旗鼓后,国美苏宁还有多少新故事可以讲?
错失风口
1985 年,黄光裕通过倒卖小电器赚到了第一桶金,并凭借这笔原始资本积累成立国美。三年后,也就是 1990 年,张近东创立另一家电巨头苏宁。
从时间上来看,国美和苏宁的创立均要早于京东和阿里。通过与商场等传统零售渠道的竞争,国美和苏宁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渠道优势。彼时,以京东、阿里为代表的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家电零售企业凭借长期积累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对前者形成绝对的压制。
但这种优势很快就被电商的快速发展所颠覆。2010 年前后,京东、阿里频繁挑起线上价格战,尽管国美和苏宁作为渠道商,已经在线下拼杀了十多年的价格战,但电商这个战场并非他们所熟悉。
由此,家电厂商们逐渐向线上零售平台倾斜,国美苏宁们开始失去在家电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对于国美苏宁们来说,长期积淀下来的线下零售模式和经验,已经成为新技术和新模式冲击下,阻碍其快速转型的一种障碍。
这种滞后性在国美苏宁身上都得到了体现。早在 2000 年,张近东就开始关注电商,但是一直到 2009 年才开始真正发力。2010 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
当年,苏宁易购给自己定下了 80 亿元销售额的目标。而根据公开报道,2011 年苏宁易购的销售额仅为 59 亿,与此同时,京东当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 300 亿元。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而另一头的国美也早在 2002 年就成立了电子商务部。2003 年 1 月试运营国美网上商城,受 SARS 爆发影响,当年国美网上销售达 2100 万元,超原定目标 250 万元近 8.5 倍。
但这个时候的电商仅仅是国美的附属业务,相较于当年 177.92 亿元的年销售额来看,占比连 1%都不到。一直到 2008 年,电商才被提升至一级部门,获得独立发展。
期间,黄光裕将资本运作的重心放在线下收购扩张。2006 年,国美全资收购内地 3C 卖场行业第三永乐电器,后又收购北京大中电器、三联商社。
戏剧性的是,正当 2008 年电商风起云涌之时,黄光裕被捕,而电商部也随之受到冲击。2010 年,新任总裁王俊洲以 4800 万元收购库巴购物网(家电网购平台)80%股份。次年,又启动第二个网购平台国美在线。
但结果却是,这两个平台在 2011 年累计亏损近 4 亿。紧接着,双平台合并,国美宣布"回归零售本质,不再死磕电商",电商业务进一步收缩。
就这样,国美苏宁接连错失了电商的风口。
与对手结盟
此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国美苏宁的经营状况都一路低迷。
先是国美这一端,从公开的财报数据来看,2016 年至 2020 年,国美的负债金额在连年攀升,合计分别为 408.27 亿元、456.98 亿元、496.58 亿元和 637.11 亿元,负债率在 2020 年达到 98%。营收从 2016 年的 766.95 亿元降至 2020 年的 411.19 亿元,利润从 2017 年开始转亏,一直到 2020 年都处于亏损状态。
苏宁面临的同样也是长期的入不敷出。根据 2020 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 25 亿至 32 亿元。2020 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 年全年净亏损 42.75 亿元,同比下滑超 140%。把时间范围拉长,2014 年至 2020 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52 亿、-14.65 亿、-11.08 亿、-0.88 亿、-3.59 亿、-57.1 亿、-68.07 亿。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与曾经的对手结盟,成为这两家老牌家电零售企业的共识。
2020 年上半年,国美先后在战略和资本层面,与京东和拼多多达成合作。
去年 3 月 13 日,国美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5 月底,京东集团战略投资国美零售,以 1 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4 月 19 日,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 2 亿美元可转债,期限三年。同时,国美零售全量商品将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电将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国美旗下安迅物流、国美管家两大服务平台,将成为拼多多物流和家电后服务提供商。
而苏宁也以阿里作为靠山。2015 年,阿里宣布以约 283 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以 140 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 2780 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
再接着,就是今年上半年,两家企业的一系列资本动作。
黄光裕出狱后,于 2 月 18 日在国美控股集团高管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力争用未来 18 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意在提振市场对国美发展的信心。
随后,一系列改革接踵而至。
先是国美转型平台化、娱乐化零售的重要载体"真快乐"APP 上线运营。不久后,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与国泰君安证券及国美管理就配售及认购订立配售协议。22.80 亿股股份配售约募资 45 亿元。根据公告,这笔募资将用于偿还债务、线上线下平台业务运营。
同时,通过资本腾挪来强化线下零售主业也在黄光裕的计划之内。
公告显示,国美管理拟将旗下三个自持物业出租予国美零售,总代价为 178.65 亿元,而该公司拟以发行代价股份的方式支付其中的 175.76 亿元,并透过向国美管理转让 Hudson Assets(国美零售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支付 2.9 亿元。
这一将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举动被外界视为双赢。
有分析认为,通过控股股东的注资,国美零售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前锁定了未来的租金成本;与此同时,黄光裕及其全资持有的国美管理将进一步提升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另一头,江苏国资、阿里、海尔、美的等产业资本的加入也给苏宁注了一剂强心剂。
根据公告,此次股份转让有助于公司恢复授信至合理水平,增强公司稳定性、流动性和运营效率。
有业内人士分析,苏宁此次引入新一轮战投,对于公司股东结构是极好的补充,叠加聚焦零售战略实施对业绩的提升,苏宁易购极大地提振了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
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这两家传统零售企业,总体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只不过,国美苏宁可以在新零售转型的道路上走多远,还需要看后续的业绩表现。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