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股份IPO:曾是被TCL剥离的“拖后腿资产”,李东生上市公司版图再下一城?

通力股份IPO:曾是被TCL剥离的“拖后腿资产”,李东生上市公司版图再下一城?


2022年10月29日 15:13
来源:洞察IPO 作者:

近日,TCL旗下主营音箱代工的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力股份”)主板IPO获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当市场的视线都聚焦在TCL科技的面板出货量、TCL中环的硅料订单等上面时,TCL又要送一家公司去上市了。

  

作为曾被TCL科技剥离出的“业绩拖后腿”资产,通力股份的传统业务增长乏力,转型智能设备又行动迟缓,重组、退市又上市只是李东生的“资本游戏”?

  

传统业务增长乏力

  

2000年1月,通力股份前身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为飞利浦、东芝、索尼等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代工DVD等产品。随着DVD逐渐被时代淘汰,通力股份逐渐转向音箱等声学产品的代工。

  

目前,通力股份已经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声学产品和智能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的ODM平台型企业,先后开发出三星、Sony、Vizio、Harman声霸以及Harman、Sony蓝牙音箱、阿里巴巴-天猫精灵、JBL和Teufel的头戴式耳机、字节跳动-大力神灯、联想-智能闹钟、JBL、OPPO和Jabra的TWS耳机等产品。

  

依靠TCL强大的品牌力,通力股份逐渐发展成了音箱代工的头部企业。

  

根据中国电子音响协会数据,通力股份2021年蓝牙音箱出货量为826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4.70%;Soundbar出货量为381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8.60%,通力股份的蓝牙音箱、Soundbar产品出货量均居全球首位。

  

其实早在2019年TCL集团重组时,包括通力股份在内的智能终端业务就被视为拖累TCL集团增长的一部分而被出售,通力股份近几年的发展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2019年-2021年,通力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76.08亿元、85.08亿元、97.54亿元,2020年、2021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1.82%、14.65%,2022年第一季度,通力股份的营业收入为22.49亿元,同比增长12.48%。

  

报告期内,其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3.55亿元、2.85亿元及5004.72万元,2020年、2021年净利增幅分别为9.80%、-19.92%,增收不增利。

  

作为主要产品的音箱,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41.18亿元、46.2亿元、51.47亿元及11.62亿元,2020年及2021年增长率分别仅为12.18%、11.41%。

  

反观同样以声学技术起家的歌尔股份,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4.29%、35.47%及43.37%。

  

智能业务转型迟缓

  

近几年,随着TCL整体的业务转型,通力股份也逐步增加了可穿戴设备及AIoT(包括智能音箱)产品的比例,不过收入增长依旧缓慢,短期内难挑大梁。

  通力股份IPO:曾是被TCL剥离的“拖后腿资产”,李东生上市公司版图再下一城? 潮商资讯 图1张

  图片来源:通力股份招股书

  

对于通力股份来说,转型智能终端,声学产品无疑是最近的切入点。

  

目前,通力股份可穿戴设备主要为头戴式耳机、TWS耳机及智能手环,AIoT产品主要为智能音箱、路由器、智能摄像头、全屋智能面板及智能台灯。

  

不过,作为过去几年最火爆的智能终端之一,也是通力股份转型最基础的一步,智能音箱行业却意外迎来了大衰退。

  

2022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设立了新的人工智能一级业务组织“智能互联”,将其在集团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不过与此同时,一直以来被视为阿里巴巴智能交互入口的天猫精灵智能音箱却面临出货量下滑的窘境。

  

报告期内,阿里巴巴稳定为通力股份第三大客户,但对收入的贡献却逐年减少,从10.87亿元下降到9.17亿元再到6.29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仅剩1.33亿元,究其原因或许离不开天猫精灵的销量下滑。

  

据IDC最新报告,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总销量仅有1483万台,同比下降27.1%,销售额约42亿元,同比下降16.2%。

  

2022年一季度,阿里、百度、小米的智能音箱出货量分别下降25.6%、23.8%和18.5%。

  

面对业绩增长乏力,通力股份也计划着转型,此次上市,也或许是其由声学产品转向智能产品的关键一步。

  

招股书显示,此次发行通力股份计划募资10.15亿元,其中4.04亿元将用于智能产品的精密制造技术改造升级项目,2.58亿元则将投入总部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总部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拟定36个月,建成后将进行TWS耳机及衍生技术应用平台、VR和AR产品技术、蜂窝类定位及健康监测手环、基于边缘计算及云端相结合的安防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识别算法技术等课题。

  

不过对比来看,通力股份的动作就稍显迟缓。

  

医疗、游戏、VR/AR多点开花的歌尔股份,前三季度智能硬件营收达435.52亿元,同比增长95.87%,占营业收入达58.73%。

  

同样以声学产品代工起家的佳禾智能也于2021年成功“上车”,开始了智能车载终端产品研发、制造的布局,并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相关产品会量产出货。

  

重组、退市又上市

  

作为旗下拥有TCL中环、TCL科技、TCL电子、奥马电器及华显光电等5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老油条”,李东生和TCL在资本运作上也是一把好手。

  

2013年8月15日,由于既有自有品牌彩电销售业务,又有音视频代工业务,导致客户品牌在选择时有同业竞争的顾虑,TCL多媒体(现名为TCL电子)分拆了旗下主营音视频等产品ODM业务的通力电子至港交所主板,而通力股份即通力电子的境内主要生产经营主体。

  

2016年12月,TCL集团推动华星光电为核心的显示面板业务借壳上市的计划告吹,而由于华星光电净资产规模及净利润占TCL集团的比例过高,将其直接从TCL集团剥离也不现实。于是,TCL想到了反其道而行之,将其他业务剥离。

  

2018年12月,TCL集团(现名为TCL科技)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将其直接持有的TCL实业、惠州家电、合肥家电、客音商务、TCL产业园的100%股权,酷友科技55%股权、格创东智36%股权,以及间接持有的简单汇75%股权、酷友科技1.5%股权合计按照47.6亿元的价格向TCL控股出售。

  

作为TCL实业持股60%以上的公司,通力电子的控制权也随之被转移。

  

对于此次资产重组,深交所罕见发布了包含“31问”的问询函,TCL集团则用了212页的篇幅来回复。

  

TCL集团声称此举是为了精简集团业务线,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因此出售消费电子、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以及相关配套业务。

  

不过,坊间对于此次资产重组的争议极大,最中心的争议点是,资产的受让方TCL控股的股东,是以李东生为主的TCL管理层(持股约33.33%)及苏宁易购(持股25%)及部分私募基金等,以如此低的估值向其出售这些收入来源稳定的资产,保留尚不确定的面板产业,管理层是否为掏空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对TCL科技中小股东利益造成了伤害。

  

在一片争议声中,这个方案最终还是于2019年1月被通过。

  

2021年3月,通力电子私有化退市,彼时市值约33亿港元。

  

此次A股上市,通力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资10.15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67亿股,以此计算通力股份发行后市值约为47.44亿元。

  

招股书显示,李东生合计持有通力股份约11.97%股份,通过其控制的TCL控股控制61%股份的表决权,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间接控制16.46%股份的表决权。若此次上市成功,其身家或将再增数十亿。

  

只不过,不知道这一番运作被TCL科技原中小股东看到,心里又是何种感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