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组团走进潮州乡村实践调研
▼
“活着的古中国”“中原文化的典橱”“工艺美术的极繁主义美学”……当清华学霸与潮州邂逅,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近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枫溪实践点揭牌仪式在枫溪区山边村举行,这是清华大学在广东省设立的两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点之一,也是清华大学在潮汕地区设置的首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点。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以清华大学为主体,包含中央美院、中央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16名本硕博学生,组成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广东潮州支队,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主题实践,为地方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资源。
凝聚多方力量
服务乡村振兴
201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通过与地方官方共建实体工作站点,探索青年学生在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服务乡村振兴。5年来,在全国21个省市区建立32个工作站,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平台。“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了一种青年学生依托固定站点,开展主题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型模式,具有公益性、开放性、长效性的显著特点。工作站为广大青年学子长期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稳定支持,为地方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资源,为凝聚多方力量打造了创新样板。
据枫溪区农业农村局综合股股长郑金英介绍,近年来枫溪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智动力”,通过主动争取、积极对接,向清华大学提交乡村振兴工作站考察实践申请,于4月份被清华大学定为广东省两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点之一,这是清华大学在潮汕地区设置的首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点。
“沾泥土”接地气
实践内容丰富多彩
炎炎夏日,枫溪区山边村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学霸”。他们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同济大学等全国多所知名学府,其中不乏研究生、博士生。这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广东潮州支队,未来两周将围绕 “党建引领、头雁带飞、乡贤助力、共建共治共享和美乡村”等调研主题,进行陶瓷产业创新研究、古村落提升初步规划设计、进校园与学生交流、民间非遗传承体验等活动。
为配合做好实践工作,枫溪区招募志愿者,营造多方合作的良好氛围。山边村村委会也做好清瓷小筑周边道路硬底化、环境提升、日常生活保障等前期筹备工作,也将在后续中为实践队提供所需支持。郑金英表示,该区还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发出邀请函,希望通过邀约互访、考察慰问、深入沟通等方式,加强政校合作,力争枫溪区实践点早日提升为实践基地,不断孵化扩大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社会辐射,提升辖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力。
地方特色浓郁
实践信心满满
“小料丰富,口感清爽!”在清瓷小筑,队员们捧着潮州甜汤细细品尝,发出连连赞叹。“这是潮汕地区‘吃甜’的习俗。甜汤里不仅有潮州特色小吃鸭母捻,还有一种小料叫‘清心丸’,意味着吃了会‘开心’。”山边村村委会有关工作人员笑着说。
为强化工作站队员与乡村社会生活、人文历史、产业经济的互动,营造浓郁的潮汕风情场景,枫溪区有关部门、山边村村委会经多次沟通,争取到山边村一处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潮汕民居,作为队员们的住宿办公地点。
山边村乡贤谢增贵出资出力,对该处民居以修旧如旧的风格进行修缮装修,历时一个多月,改造成集会议、办公、饮食、住宿、公共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站点与社会实践基地。因清华大学与潮州枫溪结缘,陶瓷又为当地特色产业,故起名“清瓷小筑”,并特意邀请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陈平原专门为其题匾,增添人文风景。
“作为山边村的一份子,能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援家乡,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谢增贵表示,希望这座民居既为队员们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成为具有潮州建筑特色、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交流载体。
“来之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交流和预调研工作,被枫溪干部群众对我们实践筹备工作的热情支持深深感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广东潮州支队队长林心雨说,到达“清瓷小筑”后,队员们对美丽的院子、美味的佳肴、美好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种热切的氛围中,我深深感受到枫溪当地与队员们的双向奔赴。凭借这样密切的合作和相互学习,我对支队的正式实践有着极大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出对当地有价值、对自己有提升的实践成果,给工作站和枫溪在乡村振兴上的合作开一个好头!”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玫 实习生 林秋菊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