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幸福之城

潮州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幸福之城

  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11月20日,潮州举办群众性精神文明示范创建授牌仪式,表彰2023年度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今年5月,潮州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称号。秀美潮州,秀在山水,美在文化和文明。近年来,潮州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灵魂工程和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在推动城乡文明进步中展现新气象,不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让文明之花开遍潮州大地。

潮州: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幸福之城 潮州市 图1张

金山大桥湿地公园,犹如城市里的世外桃源。

  文明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 社风民风向上向好

  传播好人精神,弘扬文明新风。11月30日,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发布活动举办,49名同志荣获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其中来自潮州的余小松上榜“见义勇为”名单。

  “徒手将煤气罐阀门关闭、快速把5个煤气瓶拖出店外并远离火源。”这一幕发生在今年4月3日下午,快递员余小松在派件途中,看到路边一家火锅店突发火灾,情况危急。他立即冲进店里叫醒店主,搬出煤气罐,和街坊邻居一起救火。待消防人员到场将火扑灭,余小松才离开。

  今年6月,潮州热心车友黄灿锐与朋友在雨中勇救落水者,救人视频引发网友转发和点赞,这是一年内他第二次雨中救人。2022年7月的一个暴雨夜,黄灿锐与朋友将被困在积水中的一家五口救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他也因此获评2022年第二季度“潮州好人”。

  十九年如一日的“环卫守护员”吴植桐、住院期间仍牵挂病人的乡村医生蔡淳铿、冲锋在公益救援一线的郭瑞鑫……在潮州,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暖心善举温暖了整座城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中国好人”5名、“广东省道德模范”1名、“广东好人”56名、“潮州好人”167名、各类“最美人物”30个系列468人。

潮州: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幸福之城 潮州市 图2张

表彰道德模范,营造“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的社会氛围。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以评选为契机,我市深入推进“潮州好人”学习宣传工作,在市主要媒体开设“潮州市道德模范风采”等专题专栏,翻修“潮州市好人长廊”,多形式举行潮州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发布会、事迹交流会、事迹宣讲会等活动,挖掘“潮州好人”的精神富矿,讲好“潮州好人”的感人故事,扩大“潮州好人”宣传覆盖面,增强“潮州好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营造出“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的良好社会氛围。

  走进我市各公园、广场、学校、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指示牌和景观形式多样、交相辉映;各类实践教育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文明模范评选等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社会在文明培育、文明塑造中彰显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利用积分制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把星级文明户创建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选结合起来,与乡风评议、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活动结合起来,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作用,以治理之能推进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共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超过1000场次。如今的乡村,法治横幅、文化墙、村规民约点缀其间,诚实守信、邻里互助蔚然成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村民文明素养正一步步提升。

  文明实践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文明之风浸润人心

  日前,“经典诵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金山书院举行,主讲嘉宾围绕“加强家教家风建设 助力创建文明潮州”作主题分享,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造经典诵读文明实践活动“粤”品牌,推动广东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市高级中学学生杨悦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多阅读经典,吸收经典所蕴含的力量,让自己的内涵更加充实。”

  自2021年11月正式开放以来,金山书院已接受群众参观阅读约10000人次,开展“金山观潮”“经典悦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42场次,活动线下参与人数超1900人,线上全网点击量超1000万。今年6月27日,金山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建设的10家“岭南书院”的代表,在省推进岭南书院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在金山书院常态化举办“金山观潮”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是我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弘扬时代新风精神家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推动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激发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活力、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助力城乡基层治理的重大政治任务,印发《潮州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着力盘活基层各类阵地资源,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等工作制度,积极探索运用文明实践“积分制”、村居“一约四会”等模式动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等有效途径,打通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巩固发展共创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氛围。

潮州: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幸福之城 潮州市 图3张

高厝塘村村民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不仅参加志愿活动能得积分,尊老爱幼、乐学守礼、发展生产也能获得积分……近期,饶平县浮滨镇在原来黄正村积分超市的基础上,结合“百千万工程”实施和乡村发展实际,在大新溪村打造积分超市2.0升级版“积分小店”,以全新积分制模式深化乡村治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湘桥区城西街道熙泰社区,图文并茂的创文宣传牌随处可见。该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以志愿者服务站、心理咨询室、家庭教育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亲子阅读室等为微据点,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妇女文化学堂”“心理咨询进社区”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为群众幸福“加码”。今年,熙泰社区成功上榜“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我市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精神文明新风尚通过理论宣讲、点滴行动深刻融入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用实际行动答好生活中的每一道“文明考题”、每一份“文明试卷”,让文明之花美丽绽放,让文明之风浸润人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19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00个,共创建省级“百千万工程”文明实践示范中心1个、示范所3个、示范站20个,实现县(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2023年,我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的评估验收。

  文明创建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您好,请不要闯红灯。”“乘坐电瓶车请往那边走。”在节假日,我市到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潮州各个景区景点、主要路段,开展道路指引、旅游咨询、文明宣传等行动,构成潮州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潮州: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幸福之城 潮州市 图4张

节假日,“红马甲”成为凤城一道亮丽风景线。

  开展节假日主次干道文明交通劝导、古城文明旅游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2023潮州工夫茶大会活动、2023年中国(潮州)国际陶瓷博览会现场志愿服务;协助《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拍摄志愿服务活动……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文明在闪光。

  我市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志愿潮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全市各地各单位加快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截至12月8日,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31.55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2756个,累计发布志愿活动数71070个。志愿者们身体力行,不断丰富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温暖着整座城市。

  青少年是推动潮州发展的生力军,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我市印发《潮州市2023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好未成年人工作,通过开展2023年度潮州“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学习、宣传活动,举办2023年度潮州“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等,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坚持以民为本,是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不变的初心。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五大创建”,把创建工作与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民生、为民谋福祉结合起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突出问题整治,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打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让城市更宜居,百姓更幸福。

  为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我市统筹推进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推动《潮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活动,带动各行业领域向上向善。

  成风化人,春风化雨。放眼乡村,整齐洁净的道路、赏心悦目的景观、琳琅满目的文化墙,文明之风已吹进街头巷尾。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单位8个、省文明单位34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省文明校园4个;全国文明镇2个、全国文明村6个,省文明镇1个、省文明村13个;省级文明家庭2户。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玫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宏文 黄春生  庄园

编辑:蔡杨 责任编辑:吴燕珊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