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查隐患 对症“开方”保安全

▼
省应急管理厅指导帮扶组莅汕开展工贸行业液氨制冷企业指导帮扶活动
为深入推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推动“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在汕头落地见效,1月7日至10日,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帮扶组走进汕头,对汕头市工贸行业液氨制冷企业开展指导服务活动。
聚焦重点企业,“点对点”服务
指导帮扶组对汕头市海特果蔬有限公司、汕头市海记水产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了“回头看”,对液氨储存罐体、管道、制冷系统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推动企业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指导帮扶组发现,企业整改效果较为明显,多项“老问题”已完成整改,然而,专家也发现“声光报警装置故障、气体探测仪数值设置不符合要求、应急水池容量不满足要求”等新问题需立即整改。
“这次的指导帮扶活动,我们秉承‘找真专家、查真隐患、做真服务、促真整改、助真安全’的‘五真’工作宗旨,用技术帮扶为企业筑起坚固的安全‘城墙’。同时,提前布局,事先做足计划和准备,认真梳理了去年8月份对汕头市液氨制冷企业指导帮扶情况,精心挑选出4个区县8家工贸重点企业进行‘回头看’。”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工贸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指导帮扶就是要对这些重点企业再进行一次“点对点”服务,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其他工贸企业举一反三、发力整治,促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地落实。
聚焦重点环节,“手把手”指导
“你们的正压式空气呼气器有没有定期检测”“防化服能不能在限定时间内穿戴完整”“近段时间有没有开展液氨泄漏专项应急演练”“制冷工有没有持证上岗”,在汕头市金平区广东添利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帮扶组走进轰鸣的生产机房,结合企业实际开出“整改处方”,逐项明确措施。
氨气(液氨)具有毒性大、易挥发、极易燃等特性,一旦发生氨气泄漏,能否在第一时间平安快速处置使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减少财产损失,充分考验着企业的应急处置水平。
“你们有专项应急预案吗”“现场处置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对应吗”指导帮扶组在查阅台账资料时,当即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不及时排除,还会有新的问题发生”。企业负责人坦言:“指导帮扶组有的放矢,让我们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明确了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你们冷库门内有没有设置带荧光的逃生装置使用图解、内部有没有设置应急呼唤按钮、氨浓度报警器未与事故风机连锁……”在汕头市锦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指导帮扶组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深入沟通交流并谆谆告诫。近年来,由于工作人员未能熟练操作冷库门开关且未安装应急呼唤按钮而被冻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而荧光使用图解和应急呼唤按钮,是企业只需要较少投入,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救命稻草”,必须按照要求配置齐全。
聚焦重点人群,“面对面”叮嘱
在集中反馈阶段,专家帮扶组与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同志、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人员进行“面对面”座谈。“隐患排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动态管理才是关键”,专家一边指出存在问题,一边探讨如何从制度上完善隐患排查机制。
专家组指出,负责安全监管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只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提上日程,落到实处,隐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专家组强调,企业应从细节入手,强化过程监管,完善设备使用规程,将隐患整改落到实处,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当前隐患的排查整改,更要致力于推动企业建立动态管理长效机制,要以服务指导为核心,进一步指导帮助企业整改问题隐患,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兜底护航。市应急管理局领导指出,要紧盯岁末年初安全生产故事高发态势,督促各企业扎实开展专项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以此次“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开展服务,以高水平安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日期:2025年01月14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