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市根脉 浸润书香课堂

▼
“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主题创作优秀作品巡回展第六站走进丹霞小学

本报讯 4月23日,恰逢第30个世界读书日,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局举办的“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守护百年古树”主题作品巡回展览第六站走进丹霞小学,通过法规宣讲、主题分享、实践课堂等形式,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师生共同守护城市的绿色记忆与文明根脉。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活动伊始,宣讲员围绕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展开深入解读。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从资源普查、分级保护到日常养护与法律责任,构建起全链条保护体系,标志着古树名木保护步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在去年的主题创作活动中,我市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用摄影、绘画、作文、手抄报的形式,投身于“守护百年古树”的行动之中。在丹霞小学大榕树下,同学们畅谈在生活中所见到古树的印象,并用诗歌朗诵的形式,将古树的坚韧、生命的力量与希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古树宛如潮汕大地的守望者,静静地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丹霞小学学生邓允祺告诉记者,去年他去金砂公园游玩时,被百年古榕树苍劲的树干、繁茂的枝叶所深深触动,于是用文字写下了《榕影斑驳映𬶍城 百年古韵守根魂》的文章,希望通过文章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古树的行动中来。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诗歌课堂“古树下的诗韵”中,学校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树的外形姿态,让同学们通过简约而唯美的文字,创意表达对古树的真挚情感,进一步增强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古树可以活灵活现,会讲有趣的故事。”丹霞小学学生胡扬表示,当他们坐在古榕树下写诗时,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古树或小动物。在她看来,古树也是老师,它不用说话就能教会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在诗意浸润的余韵中,同学们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古树的祝福、承诺,并投递到古树信箱,以文字、绘画表达了对古树的热爱。随着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有序参观“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主题作品巡回展览。一幅幅精美的摄影、绘画、手抄报作品,一篇篇饱含深情的征文,生动展现了古树名木的独特魅力和汕头在古树保护方面的成果。
“‘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为创新学校教育模式提供了优质实践平台。”龙湖区丹霞小学教务处主任黄珊表示,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学校将古树保护宣传与全民阅读活动有机融合,将语文实践课堂搬到古榕树下,使学生在古树下的生态环境中切身感受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实践相融合,更加深了学生们对守护古树名木相关知识的理解,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让古老树木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据悉,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局于近日启动2025年“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古树守护创意征集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守护古树主题创意设计创作征集,分别设置古树守护创意装置,创意海报、视频,文创作品,研究性学习成果等4个项目,以青少年视角聚焦挖掘守护古树的生态意义、文明内涵、文化价值、实践需求,为守护古树提供可推广的“青春方案”。
发表日期:2025年04月25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