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发力提升 展现城乡风貌新魅力

▼
我市各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近日,我市召开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会,发出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冲锋号。阶段来,我市各地聚焦风貌提升,从点上发力、线上突破、面上提升,重点推动城乡整体风貌连线连片提升,统筹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加大典型镇村建设力度,一幅村净、人和、景美、业兴的城乡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点上发力
全域提升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事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事。金平区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构建“网格巡查+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依托金平区人居环境智慧系统,对人居环境进行网格化动态巡查监管。利用无人机全域航拍专项巡查,精准定位水体黑臭、空地闲置、屋顶脏乱差等整治盲区,形成问题清单,限期督促整改落实。2025年以来,累计清理村庄生活垃圾约8300吨,清理沟渠池塘水体漂浮垃圾1017处,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4506平方米。龙湖区围绕“一核一轴四横四岸”布局,整治城乡接合部垃圾杂物乱象,各街道、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拆除违建,让街道整洁有序。同时,加强市政设施维护,修复路面、更新路灯,提升城市形象。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与村容提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打造美丽庭院与休闲广场,让乡村兼具“颜值”与“气质”。南澳县着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门前三包”两大攻坚行动,县委书记每周至少两天开展“四不两直”检查行动,推动县领导深入各挂钩联系村(社区),全面推进“三大革命”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全方位清理整治垃圾死角。截至4月22日,今年南澳县已投入村庄清洁行动专项资金378.9万元。
老旧猪舍被全面拆除了、房前屋后种上玫瑰月季、休闲公园新增儿童游乐设施……短短一个月时间,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该镇以“脏乱差”问题为攻坚重点,统筹调配工程机械与人力队伍,组建专项整治专班深入街巷一线,采取“逐街过筛、逐巷销号”的精细化排查模式。“我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巡查,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做到清存量、无增量。”隆都镇党委副书记潘炳城说。
近段时间以来,澄海区把全域示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体现“百千万工程”工作成效的一项重点任务,谋划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从3月21日开始至6月底前,用100天时间,锚定全域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任务,聚焦城乡环境、道路保洁、农贸市场、交通秩序、水体管养、风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全力整治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增强群众幸福感。
连线连片
城乡“颜值”“气质”提升
城乡风貌提升,连线连片统筹推进是关键。南澳县抓住风貌这个基础,连线成片推动风貌提升,不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海岛特色新形象。抓好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建设,全县完成1541栋农房微改造,366栋新建农房纳入风貌管控,并在后宅镇澳角底片区开展农房风貌管控先行示范点整治。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推进环岛南线、环岛北线、中岛路3条主要线路打造,对沿线视野可及的农房外立面、屋顶及周边进行提升改造。为打好风貌提升攻坚战,金平区利用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契机,重点对月浦、𬶍莲2个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庵揭路、护堤路等市际交界沿线进行风貌整治提升,持续提升国省道沿线风貌;加快打造月浦街道、𬶍莲街道、𬶍江街道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批连线连片风貌示范带;加快推动大华街道、小公园街道、石炮台街道整片风貌提升,优化提升城乡整体风貌。龙湖区则深化“一盘棋”思想,采用央企“公益+微利”模式,与中铁等央企合作,对接10个镇街,确定25个项目清单,11个项目落地,涵盖多领域。妈屿岛特色渔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效显著,人居环境与管网改造基本完成,游客中心即将验收。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与龙湖区合作,围绕7项任务开展12个共建项目。新海街道西南村省级特色小镇提质升级项目,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让乡村宜居宜业。
随着濠江文旅热度不断提升,“周末出游到濠江”成为很多市民游客的选择。在滨海街道东陇社区,连接社区与中海黄金海岸文旅小镇的兴民路正加快进行升级改造。“兴民路原本宽度有限,偶尔会出现堵车现象。目前我们正在将路面从3.5米扩宽至5米,两侧增设排水、路灯、绿化及相应道路基础设施。”东陇社区党支部书记林盛福说,不用一个月,这里将焕然一新,让驾车前来的游客有更佳的通行体验。目前,濠江区已全面铺开特色环线打造、澳头老村活化、马滘桥头公园、岗背文化艺术村提升等20个项目启动建设,完成项目建设4个,另有7个项目将于近期完工。该区还对高铁、高速、国省道和辖内主干道沿线及镇村重要节点进行整治改造提升,推进磊广路、河浦大道两条主干道环境品质提升。
示范带动
典型培育成效初显
典型镇村建设是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阶段来,我市各地聚焦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实干快干、加压奋进,真正推动典型培育见成效、真示范。
来到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培育社区之一的𬒈石街道澳头社区,原本黑灰的水泥路面上,增加了红、黄、蓝三色标线。靓丽的线条不仅美化道路环境,也为周边环境增添生机与活力。“近期,我们围绕‘最美侨乡带’实施老村活化项目。包括总长度1.5公里的主村道改造、老粮站建筑风貌提升、狮山榕树公园改造等项目正在实施,力促早日完工。”澳头社区党支部书记许炯荣说。
在“海岛游”等热度下,南澳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培育成效初显。南澳县投资4620万元,开展首批典型镇云澳镇“七个一”提升优化项目建设,云澳镇典型镇建设规划被评为“优秀”等次,2024年获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称号,台湾街外立面改造项目成功入选省住建厅2024年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首批5个典型村通过典型培育,联农带农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目前,南澳县全力加快第二批典型镇村培育,完成深澳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投资2.07亿元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带(环岛北线)建设项目;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驻镇帮镇资金,投入834.74万元推动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工作。
澄海区统筹央企助力、深圳对口帮扶、“双百行动”等资源力量,推动中铁建在建的第一二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各镇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合理谋划项目,借助各种资源,集中推进一批素土路面硬底化、黑臭水体整治、建筑外立面风貌管控提升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典型镇村建设,补齐城乡面貌的短板。
在“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随着一批特色鲜明、整洁干净、和谐有序、各美其美的乡村涌现,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今年,我市还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拓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河流污泥整治、“三线”整治、“四旁”“五边”空地植绿增绿,见缝插绿建设“四小园”、微绿地,力争2025年美丽宜居村占比85%以上。同时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和农房建设管理服务,加强历史建筑、潮汕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完善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娱乐健身等便民利民设施,让“乡村大变样、活力再焕发”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杨舒佳、蔡晓丹、郭丹、
陈若萱、李德鹏
发表日期:2025年04月27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