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龙舟文化不能缺席

图片由黄锦潮提供
龙舟竞渡彰显侨乡汕头魅力

龙舟是中国端午节一项普遍盛行、非常隆重、十分热闹的民间传统节俗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讲,“我们都是看着龙舟赛长大的”。赛龙舟不仅在中国举办得精彩纷呈,而且还举办了隆重的国际龙舟节。潮汕也有丰富精彩、风情万种的赛龙舟民俗文化活动。潮汕人习惯将赛龙舟叫做扒龙舟。

源远流长,水乡竞渡成重要文化盛事

潮汕最早有扒龙舟的时间,一般认为是明代。明代饶平人陈天资《东里志》就这样记载:五月五日“水乡竞渡,大城所结彩为龙舟,或以彩纸糊之,各扮故事。”

潮汕最有代表性的扒龙舟节俗活动是揭阳。《潮汕百科全书》有这样的记载:“龙舟为龙形的船,大小因地而异。潮汕地区的龙舟,以揭阳为代表”。

潮汕各个地区的龙舟中,不论规模和造形,揭阳的龙舟首屈一指。揭阳的龙舟,龙头高昂,龙尾高翘,龙身彩绘,形象逼真,雄伟美观。

汕头市金平区𬶍江街道桥头社区自清朝起就享有“龙舟村”的美名,当地举行龙舟大赛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廿八前后,桥头社区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桥头社区“龙舟赛会”被列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潮安庵埠文里的杨应凯是建造龙舟著名工匠,潮汕地区近一半的传统龙舟都出自他手。吕振邦是澄海昌利龙舟建造第19代传人。潮安金石的林泽鹏是龙舟彩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龙舟一般有青、红、黄、白、黑五色。一艘完整的、参与竞赛的潮汕龙舟,一般由龙头、龙身、龙尾、船桡、铜锣、锣鼓组成。人数要根据龙舟大小而定。

潮汕扒龙舟的时间,一般在端午节前后,但不限于这个时间,以春夏为热;一般是一年一次,最长的是十二年一次。

潮汕扒龙舟的地点,当然是江河湖池,但也有在海、在陆地。潮汕地区有韩江、榕江、练江、龙江、黄冈河五条河流,还有莲阳河、东里河等小河流,这些江河纵横交错,是潮汕各乡村扒龙舟的好去处。此外,各地的湖、池,也为各乡村扒龙舟提供充足的条件。2012年、2013年,汕头市官方在𬒈石海尝试性地举办了两次扒龙舟活动。濠江岗背村以及南澳也曾经在当地港湾举办过扒龙舟活动。在陆地扒龙舟的,当属饶平所城扒旱龙舟。

潮汕扒龙舟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比赛方式外,还有一些创新的形式,如表演赛、友谊赛、夺标赛、锦标赛和计时赛等现代化的龙舟比赛。

潮汕扒龙舟规模有大小不一,一村一赛;也有几村合一赛的;规模较大的是潮汕三市、四市联合举办的扒龙舟文化活动。2017年5月30日下午,首届潮汕三市龙舟邀请赛在汕头绿梦生态园鸣锣开赛,来自潮汕三市的10支龙舟队展开竞逐。

传承非遗,共享侨乡传统文化魅力

潮汕扒龙舟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1、纪念性。端午节属于纪念性节日,就是纪念先贤,特别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举办扒龙舟节俗活动,用以缅怀先烈、乡先贤、英雄,目的是获取精神力量。

2、竞技性。潮汕扒龙舟节俗是一种体育竞技活动,参赛的选手们劈波斩浪于江河中,个个争先恐后,奋力拼搏,百舸争流,争出个先与后,头与尾。

3、娱乐性。娱乐是人们在紧张劳动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调适。潮汕人是“把一切变成庆祝的族群”。举办扒龙舟活动,既是对龙神的敬重,也是人神共乐的追求。辛辛苦苦了一年的潮汕人,总是有意识地通过一定的渠道,选择有效的方式,促使自己在一定的时间放下手中的劳活,放松一下,宣泄一下,甚至放纵一下,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则是最佳的方式。潮汕扒龙舟是一种娱乐活动、节庆活动。每每扒龙舟,整个村落老少出动,家家参与,热闹非凡,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中,吸引四乡六里乡民看闹热。

4、健康性。潮汕扒龙舟活动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就是一次强身壮体、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它往往能够促进身体平衡力,增强体力。潮汕扒龙舟活动对于参赛选手来说也是一次心理调适过程。成为选手,参与扒龙舟活动,本身就十分兴奋;在热热闹闹中竞赛,累中有乐,乐分大家,展现自己的风采,实现身心释放,个性张扬。

5、传承性。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全国各地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开放性。扒龙舟活动的举行,总是吸引四乡六里以及其他乡里,甚至外地人前来参观,海外华侨也会赶来观赏。来的客人越多,村民越体面,越满足,越自豪。扒龙舟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7、侨乡特色。每每潮汕举办扒龙舟活动,不仅是本土乡村的参与,海外华侨积极参与,他们往往会出资出力。2008年潮汕四市龙舟邀请赛由陈伟南等11位侨胞捐赠奖金100万元人民币。

振奋人心,讲好潮汕龙舟故事

潮汕民间举办扒龙舟活动,是有其目的与作用的。

1、满足乡民心理需求。首先,能够满足潮汕民间祈求龙神保佑平安、幸福、顺利的心理需求。龙是中国汉民族的图腾,民间有丰富的龙崇拜,龙信仰。民间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以扒龙舟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了一种民间习俗。

其次,能满足部分村民的心理需求。扒龙舟活动往往是由乡里中的长辈主持的。对于年事已高,不再从事生产劳动的老人们,特别是那些从前是乡村干部的老人来说,组织扒龙舟、营老爷等这些活动,往往是他们展示才能的大好时机。

扒龙舟活动使得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有了显露身手、大出风头的机会,他们扒着龙舟,奋力拼搏,最卖力,最有冲劲,最牛,大有“我的地盘我作主”“舍我其谁”“我最豪佬”“我的势头最激”之气势。扒龙舟活动满足了青年人显身手、出风头的心理需求。

扒龙舟活动家家户户参与,全村出动,吸引了四乡六里的人。有来看热闹的,也有来看人的。谁家的“豪生仔”雄壮,“有架势”,就会吸引姿娘仔的眼球,引起雅姿娘仔的关注与爱慕;观看扒龙舟活动的,亦不乏诸多美女。这就为年轻人提供了相亲觅友的大好机会。

扒龙舟活动是一种竞争性活动,村落中的各姓氏、各宗族往往借此机会,出多钱,出大力;扒龙舟活动满足了宗族以及乡亲们的“自豪感”。

2、活跃、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扒龙舟是老百姓创造、喜爱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自然也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每当河里池里龙舟竞渡,两岸呐喊声、喝彩声交织成一片,市民群众和游客纷纷为龙舟队伍加油助威。“随着龙船鼓的响起,桡手们齐齐挥桡划桨,劈波斩浪,一艘艘龙舟似离弦之箭,冲向终点。一瞬间,鼓声、口号声、划桨声和岸上围观者的叫好声、助威声交织在一起,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3、培育、提升乡民文化精气神。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龙舟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龙舟文化精神主要有积极向上、百舸争流,催人奋进;奋力拼搏、永不言败、有序竞争,“欲拼才会赢”;团结协作、风雨同舟、步调一致、齐心发力、齐心协力等多方面。

4、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必须有自信的文化。当下,党中央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龙舟文化就是一种值得传承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潮汕来说,丰富多彩、风情万种的龙舟文化,就是值得潮汕人充分自信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人们总会听到举办扒龙舟活动的村民骄傲地说:“我们村的扒龙舟最有架势,上顶壮观!” 扒龙舟成为村民自信的一种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节俗文化活动,扒龙舟活跃、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更是凝聚民众之心,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亲和感。

龙舟有故事,龙舟故事是一种文化,要讲好龙舟故事,讲好潮汕龙舟故事。

5、打造和美侨乡,和美乡村。潮汕是著名侨乡,龙舟文化有其情感,是连结海内外潮人的感情纽带。龙舟文化是一种记忆,能勾起海内外潮人美好历史记忆。打造和美侨乡,和美乡村,龙舟文化不能缺席

龙舟文化是一种侨乡文化,充满华侨情。举办龙舟竞渡,充分彰显侨乡汕头魅力。我们能否借助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一大平台,将潮汕龙舟文化推出去,特别是与华侨众多的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地区开展合作,举办潮人龙舟文化节。

6、推进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既是经济的振兴,也是政治的振兴,更有文化教育的振兴。乡村文化教育振兴的重点、核心是民间文化即民俗文化的振兴。龙舟文化就是一种值得振兴的乡村文化。传承创新龙舟文化是我们潮汕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传承创新龙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一种必要手段,一种有效措施。乡村振兴,龙舟文化不能缺席

7、推进龙舟竞赛与旅游、美食、休闲、创作、创意等融合。扒龙舟活动往往带来大量观众,包括各乡各里,也有外地的,无疑是推进龙舟竞赛与旅游、美食、休闲、创作等融合的一种重要而有效载体,值得积极探讨,大胆尝试,有效运作。 

作者:陈友义

发表日期:2025年05月15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