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超2600例,基孔肯雅热如何预防?

▼
疾控中心提醒,“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是关键
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于当天转发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致市民朋友的倡议书”,倡议书表示,广东近期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广东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号召大家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就相关疫情及疾病预防,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主管医师黄梓培。
据佛山市22日下午最新通报,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目前,汕头有没有相关病例?登革热疫情又是如何?对此,黄梓培表示,我市目前尚未报告相关病例。据广东佛山顺德、禅城、南海区卫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热疫情信息,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均为轻症。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官网数据,省内近期登革热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报告病例数超过250多例,主要为珠三角地区报告。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有何不同?据黄梓培介绍,这两者的相同点为传播途径一样,都是伊蚊叮咬传播;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蚊隔离,开展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而不同点则在于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主要发生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可持续两三个月。
黄梓培提醒,市民朋友如果有出现发热、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近期如有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我们该怎样做好预防?黄梓培指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关键都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黄梓培说道。
黄梓培介绍了预防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主要措施:
灭成蚊 通过家用的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清积水 清除伊蚊生长产卵的地方。伊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在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屋顶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等,在户外主要是有积水的各类容器。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
防叮咬 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外出旅游或探亲做好防蚊措施 前往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的市民,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有发热、皮疹、肌肉骨骼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将旅居史主动告知接诊医生。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24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