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1张
  脚踏祥云椅、换上红木屐。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2张
  向父母敬茶。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3张
  在“出花园”仪式为孩子定格美好瞬间。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4张
  化妆师为孩子们化妆。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5张
  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八仙桌上摆放着鸡、石榴粿、稻种、十二色花水等。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6张
  沐浴更衣。
红木屐响处 少年踏花来 汕头市 图7张
  咬凤头。

  清晨的熙光撒落𬶍城,八仙桌已稳立于老妈宫戏台前。朱红桌面像铺开的岁月卷轴,鸡、石榴粿、稻种、十二色花水等物件,还有堆成小山的大桔、糖果和桂圆,把吉祥寓意铺得满当,把美好祝福塞得满满。

  沐浴更衣礼、喜咬凤头礼、跳花园墙礼……一个个精心安排的传统流程,仪式感满满。父母用榕枝、桃枝、石榴花等浸泡在水里,为孩子们沐浴,为他们穿上新肚兜和红屐。托金凤、咬凤头,少年们咬下鸡头,象征着未来能独占鳌头,出类拔萃。当女孩、男孩们穿着红木屐一蹦一蹦地跳“胶掠”,意味着跳出花园墙,从天真烂漫的“花园”中走出,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人生新旅程,一路生花。

  最是敬茶环节让人喉头发紧。“阿爸阿妈,喝茶。”在这一天,孩子们为父母敬上香茶。茶杯在手心里微微发烫,回首父母的养育、教导之恩,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仿佛忽然之间,少年们懂了,这杯茶里盛的不是水,是十五年的光阴与成长。茶雾漫上脸颊,瞬间热泪盈眶。

  在潮汕家庭,当孩子长到十五岁时,便会举办特殊成人礼——“出花园”,以此宣告长大成人。近年来,汕头连续多年举办非遗项目“出花园”仪式活动,传承教化下一代知礼仪、正行为、懂感恩、勇担当的优良传统,发扬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自强自立的精神内涵。如今,这项非遗项目活动已成为联结海内外潮汕乡亲的情感纽带,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汕头形象的生动载体。

  本报记者 林彦恂/文

  柯  晓/摄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3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