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绘就发展新画卷

▼
潮南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生动样本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潮南区以“产业强基、文化赋能、消费提质、生态塑美”为路径,全面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建设,从特色产业培育到文旅资源整合,从乡村环境整治到城镇品质提升,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为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生动样本。
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潮南区紧紧围绕“土特产”做文章,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全力推动富民兴村产业蓬勃发展。雷岭镇作为潮南区的农业重镇,荔枝种植是其主导产业。赤坪村的荔枝种植规模颇为可观,面积达2500亩左右,不仅有乌叶、桂味、糯米滋等传统优良品种,还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出巨美人等新品种,进一步丰富了荔枝的品类。
为了让荔枝产业释放更大的经济价值,雷岭镇围绕荔枝做足文章,精心打造了荔枝公园。这座占地约35亩的公园,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当地重要的旅游休闲场所。自建成后,荔枝公园连续4年成为雷岭荔枝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地。在旅游节期间,荔枝公园融合了潮汕非遗、周末集市等多种新业态,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成功打响了“雷岭荔枝”的文旅品牌,也让荔枝从单纯的农产品变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商品,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茶叶加工和集散中心项目是红场镇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该项目总投资280万元,通过对老旧厂房的改造,构建起完善的产业体系。改造后的建筑面积达764平方米,其中生产加工区涵盖了从茶叶采摘到加工的各个环节,而物流中转、文化交流区则为茶叶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平台。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提升了茶叶的精深加工水平,还增强了红场茶叶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全镇茶叶产业朝着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
除了特色农业产业,潮南区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晨旺乳业有限公司集科研、养殖、生产、销售等多种业务于一体,拥有近5万平方米的高科技环保厂房和15条自动化乳品生产线,日加工鲜奶能力高达200吨,是粤东地区的乳制品研发中心,产品广泛销售于粤东地区。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养殖、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在潮南区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服装设计、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众多纺织服装企业扎根潮南,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时尚度。广东盛世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2023年收购新美婷内衣实业有限公司,扩建厂房约2万平方米,购置近600台套新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能力,年产能突破500万件文胸产品,年产值预计达5000万。公司还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将佛山市南海区的产业迁至陈店,为当地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东盛世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设计、精细化材料管理和高效服务体系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的核心供应商。公司还紧跟时代潮流,打造全链条数字化车间,运用电子工票和二维码eip系统管理,实现扫码入库、出库,工艺流水线上也通过扫码登记工序,以智能生产实现小单快返,提前布局应对电商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潮南区纺织服装产业朝着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城乡融合促振兴 消费新场景涌现
潮南区充分挖掘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红场镇以独特的革命史迹为依托,整合大溪坝古寨、红场广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建设红场公园,推出“重温革命史”教育路线。自红场公园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这一举措不仅让游客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也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2021年,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溪坝村也荣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称号。
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该区还积极探索将自然风光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径。仙城深溪荔湾野奢营地的开发便是一项有益实践。该营地是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的重点子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面积9256平方米。营地选址在深溪荔枝林片区,周边山水相依,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项目引入浙江优质企业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打造了户外活动区和住宿休闲区两大功能区域,涵盖了生态停车场、迷雾森林、房车营地等多种设施。营地预计在今年“五一”假期营业,届时将为游客带来独特的农文旅融合体验,年均游客量预计可达30万左右,有望成为潮南区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仙城深溪荔湾野奢营地带来全新体验,仙城深溪广场则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活力。深溪广场同样是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的重点子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658万元,占地超1万平方米。项目在原有深溪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不仅对周边房屋进行立面微改造、开展绿化提升工作,还注重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引入文创艺术、创意民宿等新业态,深溪广场将打造成步行商业街,同时结合当地茶饮文化,增设临水茶室、演绎舞台等游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成为展示仙城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生态廊道织锦绣 绿美潮南展新颜
文旅融合为潮南区增添了魅力,而环境风貌的提升则让这片土地更加宜居宜业。潮南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工程,致力于打造美丽城乡。
绿美雷岭示范线是潮南区环境提升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条全长约6.5公里的示范线,串联起雷岭镇的多个重要节点。从雷岭入口的“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开始,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增设特色标识小品,融入潮汕叠瓦设计,实现“三线”落地,让入口区域焕然一新。雷岭街作为圩镇的主要干道,经过改造后,道路更加整洁,商铺招牌统一规范,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独特的街景风貌。麻赤路则在提升改造过程中,注重文化与景观的融合,沿线打造了多个展示雷岭红色文化和农业产业的景观平台,还点缀了“小而精”的口袋公园,让人们在出行途中就能感受到乡村的美丽与活力。
在陈店镇沟湖社区,“壹园”的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曾经荒芜杂乱的地块,经过精心规划和改造,摇身一变,成为造型独特的口袋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社区清理了大量垃圾,回填红土改善土壤环境,种植了多种树木,铺设了休闲步道,还安装了路灯和景观灯。如今的“壹园”,绿树成荫、环境宜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发表日期:2025年04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