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奋斗者之声 奏响新时代劳动赞歌

市总工会特别推出《劳模会客厅》专栏节目

  编者按: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劳动模范是时代的领跑者,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更是汕头经济特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市总工会特别推出专栏节目——《劳模会客厅》,融媒记者将深入园区、企业、农场等生产工作一线,对话劳模,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劳模会客厅》是一档以劳模为主角、以奋斗为底色、以故事为载体的访谈节目,以“弘扬劳模精神之光,点亮汕头发展之路”为核心主题,打破传统说教模式,用真实可感的故事传递精神力量,采用访谈、记录、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劳模们的风采。第一期节目将于5月2日晚在汕头融媒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本报即日起推出《劳模会客厅》专栏,介绍节目内容,敬请留意。

  《劳模会客厅》首期节目特别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马翔,全国劳动模范、汕头超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黄贵松,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汕头市金山中学英语工作室主持人肖晓洪三位嘉宾,共同讲述劳模故事,探讨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与价值。

  今年,汕头有3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另外还有14人获省劳动模范表彰、1人获省先进工作者表彰,4个集体获省先进集体表彰。节目中,马翔介绍说,今年评选覆盖面极广,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工人。这次评选把聚光灯投向车间班组、田间地头、服务窗口。4位获得全国表彰的人选都来自基层;14名省表彰的个人人选中,有7名来自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3名农民工和农民;在4个省表彰的先进集体中,车间班组和基层单位占了3个。同时,评选紧密围绕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70%的获奖个人和单位来自“三新两特一大”行业,凸显评选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黄贵松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对劳模精神的理解。他认为,劳模精神就是劳动者的光辉旗帜,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四个方面。结合自己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黄贵松谈到如何将劳模精神融入生产和管理中。他强调,要把劳模精神的核心价值实实在在地践行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在生产方面,鼓励员工把工作干到极致,通过岗位技能竞赛、优秀提案评比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管理上,弘扬艰苦奋斗和工匠精神,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引领作用,保持企业的行业技术领先。

  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领域,劳模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传承意义重大。肖晓洪认为,劳模精神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高度契合,其涵盖的多种品质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利用教材中的劳模事迹,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内涵,学习和体会劳模精神。同时,她还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创新创造能力等。通过这些举措将劳模精神融入教学,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谈到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时,三位嘉宾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翔表示,市总工会将继续搭建宣传平台、工作平台、服务平台和激励平台,讲好劳模故事,营造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尚。同时,加大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投入,促进不同行业、领域的劳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此外,还将深化“劳模工匠帮助企业行动”,让劳模进企业送技术指导、管理咨询,助力企业发展。黄贵松表示,建议将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拓宽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渠道,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制造业。肖晓洪提出,要让年轻一代认同奋斗价值观,需要引领他们树立人生理想、奋斗目标,还要避免空洞口号,重构奋斗叙事,通过短视频等“年轻化”的方式展示奋斗榜样故事;家庭与学校也应该协同引导,鼓励孩子大胆试错,在热爱中成长、在创造中收获。

  首期《劳模会客厅》通过嘉宾们的深入分享,全方位展现了劳模精神在汕头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劳模会客厅》的制作团队将走出摄影棚,深入全国和部分全省劳模所在的企业车间、产业园区、田间农场等工作一线,用纪实镜头捕捉劳模的日常。他们的故事,是汕头劳动者群体的缩影,更是“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生动诠释。

作者:纪汶丹

发表日期:2025年05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