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经济从“假日热”转向“持续热”

▼



汕头的夏日经济在2025年呈现强劲活力,尤其以文旅消费为核心引擎,进一步激活全域消费潜力,带动交通、商业、制造业等多领域增长。亲子游、年轻群体定制游需求旺盛,“潮汕文化+滨海生态”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制造业通过产品创新对接夏季场景消费,使夏日经济从“假日热”转向“持续热”。
游客纷至沓来
客流与交通连创新高
暑假以来,来汕客流明显增多,据调查,客流增长主要源于家庭亲子游及学生游,南澳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最热门目的地,避暑游、滨海游、“美食+非遗”游成为旅游主线。
暑运开始不到一个月,汕头站就迎来客流高峰,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7月1日至20日,汕头站累计到发旅客75.2万人次,同比增长21.9%,创同期历史最佳成绩。暑运期间单日到发量多次突破4万人次,呈现持续高位运行态势。此外,汕头站增设了儿童乐园、快速退改签窗口,通过短信、广播实时发布台风季列车动态等智慧化管理及“金凤”服务队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全程引导服务等,文旅服务升级也助推了客流增长。
区域交通协同增强,也创造了更为便捷的交通。近日,韶关、汕头、汕尾、潮州、揭阳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组建文旅“山海联盟”,通过文旅协作推动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互补与客源共享,近期实现常态化运营的韶关至潮汕航线,将两地航程缩短至1小时,并已加密至每日一班。
此外,“十五运”预热活动也带动了滨海旅游客流量。近日,“跟着海岛去旅行”2025年广东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正式启动,推介10条海岛旅游主题线路,以全运会热点为契机激活海岛“蓝色经济”,汕头南澳岛环海古迹之旅入选其中,推动了客流量的有效提升。
滨海激情四射
避暑经济激发消费潜力
暑假期间,汕头多个滨海度假园区都推出了亲水项目,激活了避暑经济。像中海黄金海岸水上乐园推出“弄潮热浪狂欢季”,水上飞人和电音狂嗨,游客的水枪大战和泼水狂欢,共同构成激情四射的夏夜音乐派对。新开放不久的莱美印象、莱芜湾欢乐世界等,都推出了水上乐园项目和夜间文艺活动,夜晚的沙滩上可以看到烟花秀、舞狮舞龙、歌舞表演等,吸引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消费度假。
澄海、濠江等区县的休闲农庄,夏夜也精彩纷呈。很多农庄融合了露营与潮汕美食,让游客在帐篷中烤着新鲜美食,伴着民调小曲和浪漫星空,体验远离喧嚣的田园松弛感。濠江丹樱生态园打造“星空解码计划”,参与者可以亲手操作专业级天文望远镜,观察北斗七星等星座的方位、月球环形坑,预测流星雨,绘制星图等,吸引天文爱好者特别是学生群体参与。
旅行社则针对避暑旅游需求,推出逛夜市线路,主打凉爽夜晚休闲出行,带游客到东海岸公园、汕头花城等景点参与品茶、烧烤等活动。
特色产业借势
多行业受益夏季文旅需求
避暑经济也带旺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很多行业因“清凉”而“火热”。
澄海玩具企业的亲水类玩具在夏天就销售火热。玩具水枪广泛应用于音乐节、泳池派对等户外场景,夏天是滨水旅游旺季,相关玩具的市场热度不断上升。记者了解到,亲水类玩具的消费群体逐渐从儿童扩展到年轻群体。年轻群体更注重水枪的外观、储水容量,科技感与外观设计成为新卖点,因而在设计上融合了很多时尚元素,如根据动漫设计的恐龙水枪、科幻风电动水枪、玩具泡沫枪等,都是当季的热销单品。
各综合体的室内游乐项目也因空调“清凉”而大受热捧。室内射箭、滑冰、VR游戏、桌游、台球等消费人群持续增加;环境优雅的书店也聚集了大量读书爱好者;商场举行的各种创意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本报记者 许玉璇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30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