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城市脉络 激活发展动能

▼

一条路,见证一座城的蝶变。
随着沥青路面浇筑完成,海滨路东延项目宣告正式全线贯通。这条横贯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不仅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断头路”难题,更以“惠民+文旅+城市发展”三重叠加效应,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交通断点到海湾通途,从民生工程到发展引擎,海滨路东延的贯通,书写着汕头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
畅通出行动脉 民生路赢民心
“以前从汕头西堤去东海岸,绕行中山路至少要半小时,现在走海滨路东延,10多分钟就能到!”对海滨路东延线拉通带来的变化,市民黄先生赞不绝口。
作为汕头市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的“主动脉”,海滨路东延自金环路起至东海岸大道,项目涵盖海滨路东延一期、珠港新城海滨便道工程、二期及滨海空间先行启动段等三个子工程,打通了横亘在老城区与东海岸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海滨路东延的全线贯通,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破局之战”。改造前,海滨路东段长期处于“断头”状态,市民从西片区前往东海岸新城需绕行中山路,导致高峰时段周边道路拥堵指数居高不下。尤其是珠港新城片区居民,对外出行仅能依赖中山路,进一步加剧了交通压力。
曾经,海滨路东延段是地图上一段堵心的空缺;当下,它已成为生活中一道舒心的通途。海滨路东延建成后,东西向车流可直接通过这条全长5公里的主干道通行,市民出行通勤时间大幅缩短。
如今,市民从老城区至东海岸片区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5分钟,有效分流了中山路、长平路等东西向干道的交通压力,更大幅提升沿线居民的出行体验。家住金环路的李女士以前送孩子上学要绕路,现在可以直接走海滨路一路直达,她不禁感慨:“节省时间不说,连心情都变好了,这条民生路真是修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串联沿途景观 织“文旅黄金带”
漫步海滨路,既能感受老城区骑楼的古色古香,又能领略内海湾的碧波荡漾。当落日与灯光相遇,海滨路成了汕头最浪漫的坐标。沿途的潮人码头、网红天桥等景观节点,更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新宠。
全线贯通的海滨路东延,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文旅黄金带”。由海滨路、南滨路、海湾大桥、𬒈石大桥组成的内海湾滨海走廊,长达27.5公里,将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石炮台公园、华侨公园等文旅地标与东海岸新城现代景观串联成线,构建起“老城+新城”“山海+人文”的立体文旅版图。
以前游客来汕头,主要集中在小公园和南澳岛。一路贯通的海滨路,把东海岸的日出、老城的骑楼、潮人码头的夜景串成一条线,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道路通了,游客自然就来了!”小公园片区商户洪先生,对海滨路贯通带来的商机充满期待。
自西向东穿行,一路景致宜人:在西堤公园打卡落日余晖,到小公园探寻老城记忆,到东海岸欣赏一轮红日跃升海面……随着文旅资源的深度整合,这条国内最长的内海湾景观通道,蕴藏着汕头深厚的历史文化,散发出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正成为一张全新的城市文旅名片。
打通“任督二脉” 东拓发展空间
作为汕头“一域三湾多单元”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海滨路东延的贯通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更为城市产业“东拓”发展开辟新空间,为产业升级、区域协同注入新动能。向西,它连接老城区核心商圈,激活存量资源;向东,它直抵东海岸新城,加速新城开发建设,形成“东西联动、新XX兴”的发展格局。
“这条路的贯通,相当于打通了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海滨路东延完工,汕头内海湾北岸交通网络实现全面升级,为“一湾两岸”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珠港新城、黄厝围片区等凭借独特交通区位优势,正吸引更多产业项目落户,成为城市产业升级的新阵地。目前,地处海滨路东段核心节点的珠港新城内,纺织服装大厦、龙光世纪商务中心、潮商金融中心、太安堂大厦等云集,布局产业涵盖纺织服装、数字经济、金融等多个领域,还配套了住宅区域和商业综合体,日渐形成“楼上办公、楼下商业、周边居住”的产城融合生活圈。
海滨路东延的全线贯通,堪称新时代汕头城市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彰显了市委、市官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它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连接,更是民生福祉、文旅活力与经济潜力的多维释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
这条蜿蜒于内海湾畔的枢纽干道,是市民的幸福路、游客的风景路、城市的腾飞路,更是见证汕头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如今,它承载着汕头人的梦想,向着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未来延伸。
发表日期:2025年05月03日
来源:汕头日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