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标准”助高堂社区农贸市场焕然一新

  本报讯   小市场连着大民生,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近日,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出资200万元建设的潮南区两英镇高堂社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这座承载着超3万名居民“菜篮子”需求的民生工程,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即将投入运营。作为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两英镇工作队的重点帮扶项目之一,该工程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更成为深汕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高堂社区农贸市场占地约3000平方米,坐落于两英镇朝阳路主干道,毗邻东英路与华英东路。前期因历史遗留等原因闲置多年,建筑老化且配套较为简易,无法满足群众日常需求。驻两英镇工作队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农贸市场存在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亟需系统性改造。在做足可行性研究工作后,驻两英镇工作队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升级改造工作,致力于打造一个“含深量”高、干净整洁、经营有序、可知可感可及的农贸市场,营造让业主舒心经营、居民安心采购的优质市场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自项目启动以来,驻两英镇工作队携手潮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两英镇人民官方、高堂社区居委会等有关单位,以“深圳标准”与“汕头温度”相结合,推动工程项目高效落地。

  该项目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准”为核心目标,对市场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摊位台面铺设防滑瓷砖并增设隔水设施,地面铺设防滑地砖并铺设污水集中收集管道,分区管理实现生鲜、熟食、水产等功能区科学划分。改造后,市场内部环境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设置标准化摊位25个、总面积约250平方米,商铺19间、总面积约475平方米,可满足生鲜蔬菜、肉类水产、熟食干货等多品类经营需求,辐射高堂、西陇、崎沟等村(社区)超3万名居民,预计每年可为社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

  高堂社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将一座传统农贸市场打造成为兼具功能性与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民生配套,既盘活了社区集体的“家底子”,也鼓起了社区集体的“钱袋子”,还守好了当地居民的“菜篮子”,将成为两英镇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又一标杆。据介绍,设计方面,深圳设计团队围绕“传统文化、品质民生”的核心,将潮汕传统建筑元素(如瓦片纹理、木梁结构)与现代简约线条结合,兼具地域特色与现代美感的建筑外观。室内空间从排水系统、灯光系统、商户操作便利性系统等进行整体规划,运用环保材料搭配整洁明亮的空间解决脏乱差问题,温馨的木纹铝方通营造出中式建筑韵味,给人以亲切感;施工方面,深圳施工队严格对照深圳管理、技术、质量等推进项目落地。改造后的市场不仅硬件设施焕新,更通过全方位天眼监控智能化系统、科学分割摊位、增加水电表等,着力提升后续监管及管理水平。

  谈及升级改造后的变化,家住高堂社区的叶叔笑着说:“过去这儿脏乱差,现在干净敞亮,以后来这里买菜,心情都跟着舒畅起来!”随着项目升级改造工作的全面完成,高堂社区农贸市场即将迎来正式开业。目前,市场管理方已启动招商工作,正式面向商户开放意向登记。凭借便捷的交通区位、消费潜力及现代化的经营环境,市场招商工作反响热烈,近50组本地商户及农产品供应商已表达入驻意向。“菜篮子”买得舒心,更要“拎”得安心。据介绍,高堂社区农贸市场在升级过程中,不仅注重环境的改善,更深化了智慧监管场景的运用。后续,市场公共区域还将配备智慧识别秤,消费者只需将菜品放入秤盘,对应的价格、重量便会直接显示在公屏上,进一步保障交易的公平与公开。

  接下来,驻两英镇工作队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农贸市场规范化、品质化发展,实现市场“颜值”和“内涵”双提升,让当地居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作者:林子海 通讯员吴东林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2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